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4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周洪雙
近日,四川師范大學到對口幫扶的甘孜州理塘縣甲洼鎮江達村和卡娘村收購土豆45噸,“以購代捐”一舉解決了當地的土豆銷售難題,幫助村民實現了增收。很快,這些土豆亮相四川師范大學學生食堂,引發了全校師生“吃土豆扶貧”的熱潮。
“本村盛產土豆,以前銷路不好的時候,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成堆爛在地里。四川師范大學‘以購代捐’收購我們的土豆,簡直就是天旱時的及時雨!”卡娘村黨支部書記澤旺說。
近年來,四川師范大學承擔了甘孜州理塘縣、涼山州普格縣等多個貧困縣的對口幫扶工作,給大山里的貧困群眾送去了脫貧致富的及時雨。
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今年國慶節,理塘縣城關第四完全小學舉行了多年來的第一次合唱比賽。孩子們齊聲高歌《歌唱祖國》《南泥灣》等歌曲,度過了一個十分快樂而有意義的節日。
“三到六年級共20個班,組成20支合唱隊,全部參加了合唱比賽。”在理塘四完小頂崗實習的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5級學生鄧蘭說,“看到孩子們唱得那么開心,自己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了。”
在鄧蘭之前,理塘四完小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設施齊全的音樂教室發揮不了作用。今年9月,鄧蘭到校后,不僅開設起音樂課,還在學校支持下組織了這次大規模的合唱比賽,激發起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熱情。鄧蘭還給學校教師培訓音樂知識,希望結束實習后,音樂課能夠繼續正常開設。
四川師范大學黨委書記丁任重說,在對口幫扶中,四川師范大學著重發揮自身優勢,連續派出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開展頂崗實習支教,助力緩解師資緊張局面,提升教育質量,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并逐漸形成長效援助機制。2016年以來,四川師范大學平均每年組織200名左右學生分赴理塘縣、普格縣等多地的貧困鄉村學校開展頂崗實習支教。理塘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支教團不僅承擔重要教學任務,緩解了師資匱乏難題,還帶去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給當地教師以啟發,有力支持了當地基礎教育的發展。
既扶智也扶志,提升自我發展的決心和能力
6月13日,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理塘)在理塘縣委黨校揭牌成立。當天,來自四川師范大學的專家為理塘管理干部分類開展了第三方扶貧評估的經驗、新時代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基層人民政府的依法行政等專題培訓講座。理塘縣委書記格勒多吉說,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理塘)對干部群眾的培訓,將對理塘縣的脫貧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是由四川師范大學牽頭,聯合省內其他幾所高校,與地方政府聯合共建的教育機構。目前,該學院已在南充市儀隴縣、綿陽市北川縣、廣元市蒼溪縣、達州市達川區、涼山州普格縣、甘孜州理塘縣分別掛牌。學院對農民、鄉村干部、鄉村青年、鄉村中小學校長等分門別類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助力精準脫貧。
“下一步我們將組織編寫鄉村本土人才培訓系列教材,聘請專家授課。”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發起人、四川師范大學校長汪明義說,四川師范大學聚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培育,既扶智也扶志,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脫貧決心、堅定致富信心、增強致富技能。
產業扶持,提振脫貧干勁和信心
7月20日,江達村全村村民齊聚黨群活動中心,舉行四川師范大學援建江達村蔬菜大棚首次集體經濟分紅儀式。全村65戶以按戶和按人分配相結合的方案,分享了蔬菜大棚本年的收益86400元。村民扎西澤仁拿到分紅資金后高興地說:“感謝四川師范大學對我們的幫扶。”
此前,四川師范大學掛職甲洼鎮黨委副書記的詹斌深入調研了解到,江達村海拔相對較低,適合發展農耕產業。根據調研結果,四川師范大學與當地充分溝通協調,采取“以購代建”的方式,在甲洼鎮瑪吉阿米花園農莊購建蔬菜大棚作為江達村的集體經濟,幫助該村實現了可持續收益。
目前,在卡娘村,四川師范大學連心有機農場合作社也已經建成,全村588名農牧民人均每年增收約300元,此外還有土地流轉和務工收入;在涼山普格縣夾鐵鄉,占地12畝的有機農業蔬菜大棚正在謀劃建設,建成后將極大改善當地村民的生活狀況。
四川師范大學既利用學校優質資源,也挖掘各縣優質特色資源,用先進的現代科技手段,發揮傳統資源最大效益,有力促進了對口縣的脫貧攻堅。丁任重表示,四川師范大學將切實做好各項脫貧攻堅工作,為全省脫貧攻堅、到2020年四川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師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本報記者 周洪雙)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