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8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針對北京農田耕作特點,在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探索下,初步形成了平原區一年兩茬種植區域及山區一年一茬種植區域不同的農田休耕種植模式。
平原區季節性休耕。平原一年兩熟區季節性休耕主要指上茬生產性小麥休耕,種植小黑麥等休耕作物。一是冬春覆蓋型,上茬生產性小麥休耕,9月25日~10月10日種植覆蓋型作物小黑麥(或生態小麥),來年5月將小黑麥或生態小麥粉碎還田,等雨播種玉米、大豆、谷子和甘薯等春播作物,形成小黑麥(或生態小麥)+玉米(或大豆、甘薯、谷子)季節性休耕模式。二是冬春景觀型,上茬生產性小麥休耕,9月1日~15日種植景觀型冬油菜,來年5月粉碎還田,等雨播種鮮食玉米、青貯玉米、鮮食大豆或鮮食花生等作物。形成冬油菜+鮮食玉米(或青貯玉米、鮮食大豆、鮮食花生)季節性休耕模式。
平原區全年休耕。平原區全年休耕是指在平原區一年兩熟種植區,實施上下兩茬全年休耕。一是上下兩茬搭配種植型。休耕平原區生產性小麥+玉米種植中的小麥和玉米,上茬9月1日~15日種植冬油菜等景觀作物,或9月25日~10月10日種植小黑麥或生態小麥等覆蓋作物,來年5月粉碎還田,實現上茬休耕;下茬種植田箐、毛苕子等綠肥作物或春油菜、向日葵、菊花或其它花卉等景觀作物,8~9月粉碎還田,實現下茬休耕。二是多年生作物覆蓋型。3月中下旬種植沙打旺、草木犀、紅豆草和白三葉等多年生牧草。4~5月種植黃芩、射干、蒲公英、板藍根等多年生、越年生藥材,或栽植拂子茅、纖序芒、粉黛亂子草等多年生景觀草。10月中下旬刈割留茬10~30厘米,安全越冬,達到農田周年有效生物覆蓋,實現全年休耕。
山區一年一茬休耕。在山區一年一茬種植區域,將原來種植的春播作物春玉米等休耕,因地制宜,于4月份種植春油菜、菊花、向日葵等景觀作物,或田箐、沙打旺、草木樨、紅豆草和毛苕子等綠肥作物,開花后或11月份越冬前粉碎還田,實現農田休耕,提升農田景觀,培肥地力目的。
休耕作物種植要求,休耕作物種植過程中不施肥、不用化學農藥(包括除草劑),原則上不澆水,播種或種植過程中視旱情發展情況酌情灌水,保證出苗、成活及正常生長。
相關標簽:北京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