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30 作者:佚名 來源:重慶日報
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放牛坪梨園村(下稱放牛坪村),一個曾經的貧困村,如今成為主城區最大的梨樹基地、重慶鄉村文明旅游示范村,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近2萬元。放牛坪村的致富密碼是什么?11月27日下午,記者來到這里,通過采訪,還原該村的成長故事。
滿目荒山變成大片梨園
記者走進放牛坪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錯落有致的梨樹,但30多年前這些地方卻是大面積荒山。說起這些年村里和家里的變化,放牛坪砂梨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有虎感慨萬千。
放牛坪村現在有8個社,全村1765人,共種植了近7000畝梨樹,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近2萬元。但30多年前,全村八成村民都是貧困戶。那時的劉有虎,也貧困村民之一。
1986年的冬天,千余名村民齊聚放牛坪,每家每戶硬是拿著鋤頭把荒山改造成了梨園。
“來年,梨園倒是搞起來了,收成也不錯,就是賣不脫,還賣得累。”劉有虎說:“眼看著千多斤梨爛在家里、地里,自己心痛極了。”
怎樣讓村民們賣梨不再艱難?放牛坪村時任社長陳安闊動員黨員干部出錢出力,修建了一條15公里的出山公路。出山公路一解決,不僅實實在在地帶動了梨子的銷量,連運肥料也省時省力。至此,放牛坪人墾出的荒山、種上的梨樹也越來越多。
變著花樣把梨變成錢
從去年開始,由劉有虎牽頭成立的砂梨種植專業合作社嘗試把黃花梨樹出租給游客,每株價格100元,租期1年,采摘時游客保底收獲20斤梨,梨樹由合作社進行日常管理。該定制化模式很受游客歡迎,僅去年就租出去了1000多株。
此外,為把大小梨子都變成錢,村支兩委還跑高校、請專家,研發梨膏、梨膏酒等產品,舉辦梨花節等。從產品到營銷創新,放牛坪村可謂做足了梨文章。
梨膏也成了放牛坪村的一大特色產品。約10斤梨熬制1斤梨膏,1斤梨膏能賣60多元。
還有“梨身酒”——梨花凋謝不久,就把指頭大的梨子裝進特制的玻璃瓶,瓶口向下固定在梨樹上,等梨子長到拳頭大時再摘下來加工泡酒。“一瓶可賣好幾百元。”劉有虎說。
打造觀光產業鏈
放牛坪海拔近千米,夏季氣候宜人,平均氣溫比市區低6攝氏度左右。放牛坪村先后引進17個業主,投資上億元流轉果園、建設酒店、興辦農家樂。
記者了解到,如今渝北區放牛坪核心景區按照“一街三廣場五區十園”功能布局,打造了犀牛閣、牛吃水、牛滾凼、牛擦石、七彩蓮池等特色景點20余處,年接待游客達6萬人次。標準的游客中心、生態停車場、購物街、不夜風情廣場、鄉野露營園等設施也一應俱全,放牛坪景區已然成為融休閑、觀光、避暑、農耕體驗、農家美食于一體的鄉村度假型旅游景區。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