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04 作者:佚名 來源:安徽日報
安徽省石臺縣地處皖南山區腹地,我黨早期革命家方志敏烈士曾在這里建立革命根據地。近年來,該縣通過強基礎、補短板、興產業,精準發力,助推老區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
一月一調度,層層有責任
“就在昨天,上海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先生接受我們河口村的聘請,擔任‘名譽村長’,表示要為河口村發展特色產業,為扶貧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11月22日下午,在石臺縣七都鎮河口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朝陽告訴記者。
村民夏光和、沈能勝已從村里的這一聘請中嘗到了甜頭:一個星期前,他們種植的600斤新鮮香菇,經烘干后,已發往上海巴比饅頭公司,眼下正忙著第二批香菇的采集、烘干。
“過去幾年,為幫助群眾脫貧,我們利用山區資源優勢,發展食用菌產業,但銷路一直打不開。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先是領著村民到處跑,銅陵、青陽、池州的菜市場都有我們身影,慢慢地建立了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但這些都是附近城市的低端市場,有了巴比饅頭的采購,不僅進入了大城市的高端市場,對村民種植、加工的要求也更高了,今后發展的空間更大了。”李朝陽說道。
石臺縣是皖南片唯一一個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9月,又被列入全省深度貧困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村3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7546戶、23141人。目前,未出列村10個,未脫貧2436戶、6303人,貧困發生率為7.29%。
今年以來,該縣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務,將工作的中心和重點放在脫貧攻堅上。
該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按月召開調度會,今年共調度推進部署59次,議定解決事項49個;縣鄉村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各級黨組織書記為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對本地本單位扶貧工作兜底負總責;落實各級幫扶干部2132人,每月全覆蓋走訪 7546戶貧困戶,對2017年度8個縣直幫扶后進單位進行通報,取消年度各類評優評先資格。今年10月份,該縣委托中介機構對結對幫扶情況進行訪談,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10個幫扶單位、15個幫扶責任人進行了約談,并要求單位主要領導向縣委作檢討,責任人寫檢討書,切實增強幫扶責任意識
走訪不漏戶,戶戶見干部
11月23日,初冬的陽光照著石臺縣仁里鎮東山村。上午10點半,57歲的殘疾村民汪秀權坐在輪椅上,在水池邊洗著菜,準備午飯
“老汪,最近有什么困難嗎? ”走進汪秀權的屋內,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潘紅衛高聲問道。今天,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按計劃對貧困戶進行走訪。
“沒有,沒有。你們看,我正在洗菜,準備中飯呢。 ”汪秀權開心地回應道。
20年前,汪秀權上山砍柴時,被滾落的大樹砸傷了腰,半身癱瘓,不能行走了。
為了支撐起家,妻子帶著孩子常年外出打工,無法照顧他。 “生活最苦的時候,一天只吃一餐。 ”汪秀權向記者回憶以前艱難的歲月。
“現在日子好了!吃得好,穿得暖。去年,縣里還給我修建了衛生間,安裝了殘疾人專用的馬桶和洗澡熱水器。我的生活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汪秀權言語中滿是感激。
今年以來,石臺縣通過持續開展排查整改活動,做到 “七個不落、一個不少”,圍繞“發現問題、整改提升、群眾滿意”三個關鍵點,全縣8個鄉鎮第一時間啟動大排查行動,堅決做到 “走訪不漏戶、戶戶見干部”“人在家必見面、人外出必電話”。據統計,全縣共排查13121條問題,已整改問題12360條,整改到位率94.20%,剩余761條問題正在整改。同時,持續抓實反饋問題整改,分類細化整改措施35條。
措施重精準,家家有項目
“張維權的護林員崗位已經申報,正在公示。通過后,明年元旦就可以上崗了。這樣一年下來,老張也有6000元的護林員工資。 ”11月22日下午,石臺縣大演鄉扶貧工作隊隊長李鐵和村“兩委”正在商討村民張維權因病致貧的解決辦法。
張維權今年50歲,妻子張月平因自幼患風濕性心臟病,常年不能從事體力勞動,是一級殘疾,全家的生活擔子都落在張維權一個人身上。今年9月,張維權因身體不適,先后到池州市醫院和省立醫院進行檢查,診斷出肺癌,手術過后,張維權一家的生活更加困難了。
“我們通過三個途徑幫助張維權一家渡過難關。一是落實‘351’‘180’政策,幫他報銷醫療費50015.80元,他自己支付的醫療費只有7678.20元;二是按政策,幫他一家三人全部申請低保,并提升到B類;三是考慮到他們一家今后的生活,幫他申請一個護林員的崗位,給他提供一個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 ”李鐵告訴記者。
近年來,石臺縣全面落實各項精準扶貧政策措施。針對致貧原因,因村因戶因人落實產業、就業、光伏、健康、教育等扶貧措施。通過產業扶貧,7250戶貧困戶已經發展1個以上到戶產業扶貧項目,覆蓋率96.1%,全縣35個貧困村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旅游扶貧直接或間接帶動1700余戶貧困戶實現增收;在提前3年完成光伏扶貧計劃基礎上,再次籌集3265萬元實施35個村級電站、1284戶戶電站建設;出臺推動扶貧小額信貸方案,完成2018年度小額信貸任務4072萬元,占目標任務的101%。同時,今年共建成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5個,305人將在年內完成搬遷入住。
在推進貧困戶脫貧、貧困村出列的同時,石臺縣還積極謀劃推進縣摘帽工作。今年,安排專項資金1308萬元,實施49個安全飲水項目;排定的65個道路暢通工程項目已全部完工。 1個鄉鎮中心衛生院、9個村衛生室已開工建設,縣文化館新建項目已完成選址,圖書館改建項目正在啟動,G3W德上高速池州段重陽二號隧道開工建設;圍繞沿路、沿河“六亂”實施整治,全縣整合3000萬元資金,對105個村莊進行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美化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今年以來,全縣送電影下鄉230場,開展農村體育活動52場,全縣光網工程實現村級全覆蓋。
·記者手記·
走進石臺縣的山山水水、鄉鎮村落,感受最深的是脫貧攻堅的深厚氛圍:干部有決心、群眾有信心,齊心協力、決戰決勝的精氣神無處不在。產業、就業、光伏、健康、教育等扶貧措施的落實;走訪不漏戶、戶戶見干部……正是這樣一種昂揚向上、團結一致的精神面貌,知難而上、百折不撓的努力拼搏,石臺縣正朝著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的目標全力邁進。
相關標簽:安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