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07 作者:佚名 來源:海東時報
近年來,青海省互助縣塘川鎮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因村制宜,巧借優勢,在寧互西路沿線建立倉儲園,讓空殼村摘掉了“帽子”。
“交通便利這一地理優勢,讓寧互西路沿線各村占有了一定的市場優勢。目前,臨近西寧市的沿線各村共建成集體大倉5個、群眾自建小倉170多個,主要為西寧市東部百貨批發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等提供倉儲服務。”據塘川鎮黨委書記馬守延介紹,發展倉儲經濟,是該鎮黨委政府對標政策要求、脫貧思路和市場行情的一次準確判斷。從曾經的環保問題專項整治促村辦磚廠轉型,到清查三資活化村級留存土地,再到引導群眾參與倉儲經營,塘川鎮走出了一條通過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形成了一村一倉、一村多倉,村上建大倉,群眾有小倉的良好發展局面。
據了解,近年來,在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這項工作中,塘川鎮始終堅持讓群眾參與、民主決策,促使村集體經濟收益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上發揮作用。“現在,賬務公開很及時,公共開支直接上墻,群眾很放心,干部也很省心。陶家寨、水灣、劉家等村的集體經濟收入用在了改善道路水利設施、配套群眾醫療和養老保險以及村級公益事業等支出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塘川鎮三其村村委會主任趙國林說。目前,三其村也積極籌措資金建設倉儲園并通過租賃推動集體經濟“破零”,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
相關標簽:青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