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08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羅新剛錢文鋒
“老人協會的作用真不小!”這是村里的群眾對山東省莘縣莘亭街道辦事處大里莊村老人協會的稱贊。老人協會以敬老愛老、家鄰和睦為宗旨,溫暖了老人,滋潤了民風,讓人們切實看到了時代的進步帶來的清新而美好的變化。
老人協會是啥?這事要從2015年說起。退休干部王同生是大里莊村人,原來在水利部門工作。在縣城里居住了多年,養養花、種種草,和老熟人聊聊天,一度是王同生退休后的全部生活內容。
有段時間他聽到不少關于村里老人們的生活狀況,有兒女不孝、婆媳不睦、鄰居糾紛等等狀況。說的這些人,有自己的莊鄉近鄰,有自己的同齡人,甚至也有自己的兒時的伙伴。聽到這些人面臨的境況,王同生覺得,自己應該為他們做點什么。
深思熟慮過后,王同生拿定了主意,成立個老人協會,老人自助團結的組織。得到老伴的支持后,第二天,他就跑到銀行,把多年的退休工資取出來,回到老家居住。回去后,王同生把幾個在村里有威信的老哥們叫到家里,說了自己要成立老人協會的想法。幾個老哥們一聽,一拍即合。
這些年,生活越來越好,但村子里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卻存在著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養老錢一般是由兒女直接交給老人的,但總有些人給老人的錢不及時,或者隨便給點就算數。在兒女多的老人家里,會出現大兒子以為二兒子交了,二兒子以為大兒子交了,結果老人往往一無所有的情況。
如果成立了老人協會,村里的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就會大大改觀。說干就干,協會在村“兩委”的支持下很快成立了,協會會長由王同生擔任。協會成立后,決定攬起收零花錢的活兒,有錢先交老人協會。于是,規定每月20日為交款日。協會還印制了小冊子,每名老人一本。小冊子上寫有老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居住門牌和幾名子女,子女交款錢數。老人可拿小冊子領錢。交多交少,月底由協會公布。
如此一來,每月的20日成了大里莊村老人協會最忙的日子。這天他們要收取村里年輕人交來的錢,最少500元,也有800元、1000元的,這些錢是全村361戶兒女給老人的零花錢。
這個方法一實施,不但給老人解除了后顧之憂,同時也讓個別不孝順的人轉變了思想觀念,不孝順的人在人堆里說話都感到臉紅,特別是一些結婚不久的新媳婦在暗里加勁尊老敬老。
除了團結互助,自2016年年初以來,老人協會還實施了“情暖夕陽”關愛五保老人活動,他們聯合莘縣心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愿者,不管天氣如何變化,堅持每周日到敬老院獻愛心。
協會召集來的衛生部門退休的干部王藝霖不但精通醫術,還擅長吹來彈唱,到敬老院為他們檢查完身體后,就會高歌一首《打虎上山》;教育部門退休的干部蔣林性格豪爽,與敬老院的多位老人成了朋友;莘縣移動公司的王菲性格開朗,善于表演,帶領幾個年輕人表演的節目逗得老人哈哈大笑……許多老人都和志愿者建立了深深的感情,不是親人勝親人。
相關標簽:大里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