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1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午后暖陽灑進八百里伏牛山深處的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石界河鎮冬青樹村。“玉懷,又去香菇棚忙呢,沒時間做飯吧,晚上把你爹叫上,來俺家吃酸菜糊面條。”鄰居曹偉招呼著魏玉懷,望著他的背影忍不住夸道:真是變了個人!
在325戶千余口人的冬青樹村,45歲的魏玉懷是村里出了名的“怪人”,只要鄉親鄉鄰有需要搭把手,他立馬騰開手去幫忙,但是一提到脫貧,他卻一個勁地往后縮,“反正我就一個老爹,只要我兩個吃飽就行,再說了,還有政府管著我們,脫啥子貧嘛?”
2016年5月,魏玉懷被評定為貧困戶后,責任組組長李春鋒一個月里接連5次到家里試圖正面“突破”,但是,看著魏玉懷一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樣子,一時無處著手。村委會副主任王義武恨鐵不成鋼地說:“他爹忙活一輩子,現在快70歲了,還長期患有慢性病,他再不好好掙點錢,還有啥盼頭。”“他父子倆相繼享受了農業三項補貼、農村低保、電費補助、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等政策,可不是不急嘛!”村婦女主任張影說道。“玉懷年輕時候別人給介紹對象,人家來到家里一看,家里條件這么差,就不干了。他就是沒產業沒錢沒媳婦沒動力,‘四沒’!”村黨支部書記宋銀召分析說。
從“外圍”摸清情況后,李春鋒并沒有氣餒,他召集扶貧工作組和村兩委多次開會談論,眾人一致認為魏玉懷并不懶惰,缺乏的是對生活的熱情。大家分析了鎮里的產業扶貧發展規劃,決定從幫助魏玉懷發展袋料香菇入手,以實際增收點燃他的生活希望。
“玉懷,這次咱們商量下如何發展袋料香菇。”李春鋒帶著村支書和幫扶人又來了。瞇著眼望了一眼太陽,魏玉懷蹲在家門口不緊不慢地哼了一聲。李春鋒也蹲了下來說:“縣里現在有鼓勵產業發展的好政策,你們父子倆最高能享受5000元的產業扶持資金,根據你的情況,我們覺得你發展香菇很合適。人生還長,你總得活得像個樣兒,總不能一個人一直下去吧。確定種植香菇了,我們幾個每人一天就住你家幫忙。”
聽到這話,看著幾個人認真的樣子,魏玉懷“騰”地站起來,雙手搓著,有些尷尬地說:“哪能你們來家幫忙,我自己先種種試試。”
說干就干,在扶貧工作組的協助下,他在距家300米的香菇基地租賃了一塊240多平方米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棚架建了起來,一堆堆原輔料運了過來,一副大干一場的架勢。
看著成堆的原材料,本來興奮的魏玉懷突然又打起了退堂鼓,逢人就念叨:“我從沒種過香菇,根本不懂技術,忙到最后不掙錢,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正在魏玉懷猶豫時,幫扶人宋國政一行人來了:“玉懷,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咱鎮上菌辦聞主任,以后,香菇種植技術都由他親自教你,時間節點上由他親自來指導。”
一時間,魏玉懷心里五味雜陳,他打消了所有顧慮,堅定地表示:“你們放心,一定好好種香菇,一定對得起你們的關心。”
2016年,魏玉懷種植袋料香菇4000袋,收入突破14000元,自此,魏玉懷踏上了產業致富快車。2017年,他種植袋料香菇4200袋,加入了合一園菌果藥專業合作社,享受技術服務指導、原料出廠價購置、產品統一售賣等便利,收入達到21000余元,實現了脫貧摘帽。2018年,他種植的袋料香菇又增加到5000袋,根據市場行情,預計能收入26000元。
逐漸鼓起來的腰包使魏玉懷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現在我種香菇掙錢,再也不會被人瞧不起了,我再努努力,多掙點錢,到時候再娶個媳婦。”
前不久,魏玉懷被評選為石界河鎮“自立自強”模范標兵,在全鎮大會上接受表彰。現在的魏玉懷對生活充滿熱情,經常義務清掃村內垃圾,還主動傳授種香菇技術。
“玉懷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扶貧扶出了他這個致富骨干,以前不想見他,現在見不到還想他!”宋銀召感慨地說。
相關標簽:南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