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用黨建引領基層善治
——上海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帶動基層治理機制創新紀實
黃浦區小東門街道東街家庭生活服務站內,居民正在熱烈討論“如何提升街道環境”。 本報記者高雅攝
本報記者胡立剛 高雅
2017年7月中旬,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在滬召開,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成為座談會的中心話題,上海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引領基層治理機制體制創新的內涵由此浮出水面。近日,為了總結上海通過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體制創新的經驗做法,記者深入上海街道社區,登臨高樓大廈,從市中心到近遠郊,一探究竟。
健全體系是基礎,群眾滿意得看“家門口”
基層治理必須以人為本,作為移民城市,上海居民結構相對復雜,訴求千變萬化,作為發達的大都市,上海人口老齡化問題嚴峻,要服務好人民群眾,不但要有完善的服務體系,讓群眾方便易得,可能更重要。
“居民區有了‘家門口’服務站,可方便了,基本上一次辦理到位,實在要跑去街道服務中心,也可以在家門口預約,最多跑一次。”今年77歲的周佩娟正好來服務站打印醫保卡,見到記者采訪就主動說開了。
市新居民區隸屬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常住居民1326戶3800余人,管理難度不小,如何發揮居民區黨總支的引領作用,是街道黨工委書記倪倩不得不思考、解決的問題。
記者通過倪倩了解到,街道構建了“1+3+N”協同治理模式,以居民區黨總支為領導核心,統籌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駕馬車”,動員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群眾活動團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等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用好事前聽證、事中協調、事后評議“三會”制度,形成了20余個共建共治服務項目。
在上海,除了浦東新區的“家門口”服務站,還有虹口區的市民驛站,已經在全市推進。正如倪倩所說,“家門口”服務站是服務群眾的最后平臺,必須得到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三建融合”體系的支撐,上海此類創新模式已經比較成熟,各種因地制宜的網格化黨建深入到社區、新興區,從而全方位發揮出黨建引領治理的功能。
建好服務站還不夠,訪貧解困隊伍必須有
虹口區提出讓老百姓步行15分鐘內就能享受到優質社區服務等需求。各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區域化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和社區代表會議制度等共治載體的作用,廣泛動員駐區單位黨組織和社區代表積極參與市民驛站管理服務,居民區黨組織和居委會則充分發揮貼近群眾的優勢,動員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市民驛站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只有人心合起來,垃圾才能分出來”是采訪過程中長寧區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胡煜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開始時也有很多群眾不理解。”隨著堅持示范引導,幫助居民從源頭分類,小區面貌顯著改變。
志愿者隊伍發揮作用,靠的是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上海又是如何構建一支率先垂范的隊伍的呢?
記者通過黃浦區五里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沈永兵了解到,黃埔區在推進“三建融合”時首先優化了社區黨委構成,增加了駐區單位、“兩新”組織和居民區黨組織負責人結構比例,在明確各街道社區黨委書記、副書記名額和人選要求的基礎上,還要求配備1名處級非領導職務干部擔任專職副書記,負責社區黨委日常工作。社區黨建服務中心除按規定配備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外,可視具體情況再配備不超過19名專職黨群工作者。
城市基層黨建創新不留“被遺忘的角落”
今年11月5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上海西面的涉農區嘉定、閔行、青浦等承擔了不少任務,其中尤以青浦為甚。
記者了解到,地處進博會“主戰場、主陣地”的青浦區充分發揮了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組織黨員群眾積極參與進博、服務進博、保障進博,從而形成了進博黨建的“青浦經驗”。
“青浦經驗”的做法有三:一是健全組織網絡,強化政治引領;二是聚焦組織提升,強化黨建引領;三是聚焦擔當作為,強化示范引領。而青浦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多方互動聯動的常態長效機制以及創設平臺載體是“青浦經驗”的重要基礎。
除了“青浦經驗”,上海金山區的“毗鄰黨建”也是基層黨建的一大創新。2017年6月,上海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和浙江省平湖市廣陳鎮山塘村成立“滬浙山塘聯合黨支部委員會”,并于當年10月掛牌。委員會由南北山塘村20名骨干黨員組成,兩個村的黨總支書記兼任輪值書記。聯合支部每月舉行一次工作會商,每個季度舉行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形式多姿多彩。
廊下鎮黨委書記沈文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這個跨省聯合支部,雙方的資源就沒法共享、整合,就沒有‘明月山塘’的項目,更不會有五鎮聯合打造長三角現代農業園區的設想。”
相關標簽:上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