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4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走,帶你去看看我的寶貝。”跟著皮膚黝黑的包傳彬,到了半山坡,滿眼盡是挺拔青翠的麻竹。包傳彬可不一般,他是重慶市榮昌區昌元街道的一個種養大戶。
“竹子長得這么好,肥料在哪里買的啊?”
“我這肥料,一分錢沒花!”包傳彬轉過身,用手一指不遠處的土黃色小平房,“是從那里來的。”
走近平房一瞧,原來是養豬場+沼氣池。“嘩”地一陣水聲,豬場的自動沖刷系統將豬糞沖進沼氣池。豬糞生產沼氣,沼氣生火做飯,沼液滋養麻竹。
一個人可以管50—100畝麻竹,養一頭豬能賣2000多元,又省掉了處理豬糞的麻煩。包傳彬介紹,“‘豬—沼—竹’這么一循環,賺頭多了,還環保了!”如今,榮昌每10畝麻竹就有1畝采用這種循環農業方式。
榮昌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麻竹產區,榮昌豬是世界八大優良種豬之一,這兩大產業占當地農村經濟總量六成以上。以前,二者并無關聯。我種我的竹,你養你的豬。種竹戶苦惱肥料價錢不低,養豬戶抱怨豬糞不好清理。竹與豬究竟是如何“聯姻”的?
故事還得從頭講起。之前,包傳彬經營著一家麻竹加工公司,自己種麻竹,也收麻竹。種麻竹,通常一畝地收成一噸左右,可偏偏吳遠農家的15畝麻竹地每畝產量2噸多。包傳彬聽聞后,上門求教。原來吳遠農養了10頭豬,豬圈下挖了10個糞坑,糞水通過坑道自流到麻竹地里。
受到啟發,包傳彬動起了腦筋——修豬場,建沼氣池,裝管道。麻竹養分足,個頭噌噌地長。竹筍長得壯,每根重量差不多翻了一倍,加上竹材、竹葉的收入,每畝可以多賺1600多元,還省掉了肥料錢。
樂開了花的包傳彬,開始琢磨“豬—沼—竹” 糞肥供給的科學配比。幾經探索,他總結出一畝麻竹配一頭豬的模式:一片三五百畝的竹林,適合配建一個存欄量三五百頭的養豬場。這一模式,帶動了周邊農民,得到了區里支持推廣。幾年時間,包傳彬改造管網、建設沼氣儲液池,拿到上百萬元的資金支持。
云教村周安能養了200頭豬,由于有污染,本打算放棄。包傳彬找到他,“你像我這樣建沼氣池,沼液給我就行。”今年,周安能建好沼氣池,把沼液輸送到包傳彬的麻竹地。周安能一共花費8萬多元,政府補貼了4.7萬元,但今年足足賺了10多萬元。
如今,榮昌三成左右的養殖糞污,發酵處理后還土還林,其余則由農戶作為有機肥直接使用,糞污處理率達95%以上。畜禽糞污處理再利用,一年可為榮昌農村用電用氣節約近4000萬元。
“豬糞‘喂’竹子,既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又產生經濟效益。”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說,計劃3年內新增生豬養殖10萬頭,覆蓋麻竹基地7萬畝,覆蓋面達到50%左右。
竹林漫山環繞,包傳彬們未來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