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0 作者:佚名 來源:四川日報
12月19日下午3時許,在38年前率全國之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四川省廣漢市向陽鎮,向陽鎮榮升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理事長李方貴,從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手中接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
這張登記證是我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啟動后的首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證書,標志著全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了合法統一的“身份證”,獲得了應有的市場主體地位。李方貴說:“村集體家底已有500多萬元,有了登記證,今后更能放心大膽帶領村民把集體經濟做大做強。”
農村集體經濟,是集體成員利用集體所有的資源要素,通過合作與聯合實現共同發展的一種經濟形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形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主體,產生于合作化,歷經人民公社、改革開放各個時期。但長期以來,因有法律地位卻無法人地位,其登記五花八門,得不到市場認可,面臨無法領取組織機構代碼證、無法簽訂合同等諸多尷尬。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總則》明確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特殊法人地位。今年5月,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明確,對各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規范登記,并賦全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也明確,由縣級農業農村行政管理部門向本轄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放登記證書。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賦予其應有的市場主體地位,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為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合法權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現鄉村組織振興提供了制度保證。
我省于2017年全面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目前已覆蓋所有市州,其中國家試點縣市區29個(廣元、巴中、遂寧為整市試點)、省級試點縣市區60個。我省計劃明年將省級試點縣擴大至130個,并力爭2020年底完成改革,三州和雅安的部分縣2021年底基本完成改革。
截至11月底,全省19274個村已完成清產核資,資產總額535億元,確認成員1077萬人。今年底,我省除三州和雅安外的17個市州將基本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全省2019年6月基本完成;廣漢等5個第二批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今年底接受第三方評估,第三批國家試點縣將于2019年10月基本完成改革。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