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5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
河南淅川縣作為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為保水質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創新產業扶貧思路,加快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打造脫貧致富“金飯碗”。
淅川縣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尤其適宜中藥材種植。名貴中藥材丹參因其管理簡單、經濟價值高、見效快、市場需求量大成為種植首選。育苗4個月左右即可移栽,一年可采收,畝產值可達5000-6000元。
荊紫關南街村丹參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六七十位村民正在田間地頭栽植丹參,有的在給苗木澆水,有的在移栽新起的丹參苗,一片繁忙景象。
倉房鎮馬溝村丹參種植基地,也是熱鬧非凡。采取“村集體組織+基地+貧困戶”的方式,農戶可以利用土地入股,也可以用在基地務工的工資入股,目前,已有當地40余戶農戶加入種植合作社。隨著合作社影響力越來越大,從事丹參種植的農戶也越來越多。
倉房鎮馬溝村4組貧困戶胡香芬說:“以前在屋里種莊稼,照顧小孩,上有老下有小,也沒有經濟收入,村里成立丹參合作社,經過培訓,我們都在這里種種苗,澆澆水,鋤鋤草的,一天給80元錢,慢慢經濟上有點收入,生活過的還差不多。”
淅川縣與河南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由其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撐,且按市場價進行回購。穩定形成“藥企+基地+合作社+農戶”產加銷一體化模式,解決貧困村的產業問題。目前,已發放丹參種子6529公斤,發展丹參基地1443畝。
近年來,淅川縣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模式、打造產業新業態,找準優勢集中連片發展農業綠色特色產業。通過政策扶植、技術指導、市場服務等措施,產業發展效益倍增、貧困群眾收入穩定,逐漸探索出一條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互促雙贏的新路子。
相關標簽:河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