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7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你看,這幾只羊剛滿月,跳來跳去多可愛!”養殖戶王海一面喂羊一面笑著說。養殖場里,小羊發出“咩咩”的叫聲。
“照顧剛出生的小羊一定要細心,要把嘴和鼻子擦干凈,防止窒息。”現年42歲的王海是河北省臨漳縣南東坊鎮小東坊村規模較大的養殖專業戶。談起“養殖經”,他頭頭是道。而幾年前,他從事的工作還與養殖毫不相干。
20世紀80年代,臨漳縣南東坊鎮、章里集鄉等鄉鎮興起木材加工業,當地村民利用廢舊木材、下腳料等燒制木炭。由于市場需求大,木炭窯發展迅速。
然而,燒木材產生的煙氣不僅污染環境,還對人體有害。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大批的木炭窯陸續被拆,養殖場取而代之。
在農業等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學習培訓,他很快掌握了養殖業行情和技術,并在2016年投資辦起了養殖場。
“市場上牛肉價格都在每斤30元以上,而我們當地很多村連一頭牛都沒有,養牛應該是個致富的好門路。”起初,王海養殖的是肉牛。為使養殖多樣化,從去年開始,他又開始養起奶牛。“供應鮮奶也是個不錯的市場,前景也很好。”
目前,除了30余頭牛,他還養了60多只羊,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在家搞養殖可比以前收舊木頭強多了!”
“養殖場產生的糞便也大有用處,可以用作蔬菜種植大戶種菜需要的肥料,還能通過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照明、做飯。”小東坊村村民馬西順說,“以前天空是灰蒙蒙的,現在這里都是藍天白云。”
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有的村民還搞起了食料加工和肉加工。“發展種養業符合國家政策,將來我們要改善設施,擴大規模,還要實現高科技養殖,生活很有奔頭!”王海滿懷夢想。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