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9 作者:吳春燕 來源:光明日報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清遠市從“優化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創建”“實施以獎代補,發揮投入的最大效益”“堅持群眾主體,激發群眾創建熱情”“整合各類資源,有效拓寬增收渠道”等方面統籌推進,總結出高標準、低成本創建美麗鄉村的清遠經驗。清遠正向著全市的自然村建成整潔村檔次以上的美麗鄉村、全部行政村達到廣東省美麗宜居村標準的“美麗鄉村2025”目標有序推進。
以獎代補,巧解資金難題
對于清遠這樣一個粵北欠發達地區而言,資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清遠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曾遭遇資金難題,但最終通過多方系列措施,有效緩解了這一困局。”清遠市副市長雷玉春曾在廣東省“美麗鄉村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以獎代補,就是雷玉春所說的系列措施中重要一項。
從2017年開始,市級財政每年投入3億元建設美麗鄉村,各縣(市、區)進行相應配套。但按照過去由政府大包大攬的建設模式,這筆資金顯得杯水車薪。在以獎代補的新模式下,政府不再直接投入,而是采取讓群眾先籌資建設,驗收通過后再撥付獎補資金的方式,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美麗鄉村建設。
政府投入的財政資金按一定比例提前劃撥到各縣(市、區),然后由其將這筆資金作為前期擔保金,向農發行申請放大4倍融資,再將所得資金中的部分預支給各村作為啟動資金,以及縣(市、區)級投入。這種靈活的社會融資模式,有效緩解了清遠資金投入不足的難題。目前,清遠各地已有9個融資項目獲批,合計融得34.26億元。
“據統計,近幾年全市累計投入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資金22.85億元,其中各級政府投入與村集體、社會、村民投入比例為47.2%和52.8%。換句話說,清遠建設美麗鄉村資金的投入主體是村民。”清遠市委農辦副主任賴志軍說。各村根據自身情況按照整潔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態村、美麗田園等5個不同梯度完成創建后,可以對應得到幾十萬到最高3000萬元不等的獎補資金。
群眾主體,激發創建熱情
從高9米、寬10米的大理石牌坊,到公路兩旁精美的漢白玉護欄,連州市星子鎮新村里氣派的裝飾讓人眼前一亮。“這是外出經商的本村鄉賢黃慶標捐資建設的。”村長黃成林說,包括村牌坊、護欄、環村公路在內,黃慶標已捐資240萬元用于家鄉建設。
“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我們特別注重引導、鼓勵外出的鄉賢回來支持家鄉建設。”星子鎮黨委書記林慶輝表示。在星子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鄉賢是一個關鍵詞。
鄉賢的榜樣作用不僅減輕了政府的負擔,更調動起村民投入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如今的星子鎮,從曾經的政府單兵作戰,到現在的政府、鄉賢、村干部、村民等多方攜手,美麗鄉村建設提速不少。
清遠市依托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和公共服務“三個重心下移”農村綜合改革取得的成果,借助黨支部提事,村民理事會議事、村民會議決事、村委會執事的民主決策機制。一方面,由村黨支部、村民理事會組織村民商議、自主決定村莊如何規劃、建設和管理。另一方面,通過發動村民捐資籌款,尤其是發揮村中外出鄉賢、致富能人、村集體資金的作用,解決創建中遇到的經費缺口問題。
“人心齊,事兒就好辦。”英德市九龍鎮活石水村村民理事會理事長羅水波表示。清遠市共成立村民理事會17000多個,在村民理事會配合下,清遠得以發展出拆舊不補、青苗不補、人工不補、讓地不補的“四不補”經驗,有效解決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用地和用工難題。
產業發展,拓寬增收渠道
“籌集資金建設美麗鄉村,突破點是讓百姓靠自身力量讓錢袋子鼓起來。”在民盟清遠市委員會秘書長張彥斌看來,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關鍵是以現代生產方式替代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發展生態綠色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于一體,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
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資金,更離不開產業發展。近年來,清遠把產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列入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重要項目,不斷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優化農村各類資源要素配置,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在開展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上,清遠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引導各地農村立足當地優勢,因地制宜做好經營村莊、經營環境、經營山水、經營物業文章,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現代民宿,壯大集體經濟,拓寬農民收入來源。清遠全市42.8%的經濟社和80.9%的經聯社實現了經營性收入。
“清遠將繼續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大力實施‘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扎實推進村莊規劃、村莊整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力爭到2020年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任務。”清遠市委書記郭鋒表示,清遠將加快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進一步開放市場,以農民為主體,引進有實力有特色的社會主體,再創鄉村振興發展新優勢。
相關標簽:清遠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