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03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洛郎村村民黃巢在板栗園查看板栗樹生長情況。
“望謨是個好地方,板栗甜來芭蕉香。”這是貴州黔西南望謨縣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記者日前在望謨縣洛郎村采訪時發現,這里不僅板栗樹成片,而且經由均瑤集團扶持,已經形成了從田頭到餐桌完整的板栗扶貧產業鏈,小小的板栗還搭乘上均瑤集團旗下的吉祥航空,作為航空食品飛向各地,板栗已經成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陳理表示,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洛郎已經初步建成了萬畝高產板栗示范園,“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利益連接機制已經發揮作用,該村1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約1.7萬元,貧困發生率已由2017年的16.3%下降到2.7%,整村脫貧指日可待。
讓農戶看到脫貧的希望
五月底,記者來到貴州望謨縣洛郎村的萬畝板栗高產示范園采訪,滿山滿嶺的板栗林映入眼簾。
洛郎村位于望謨縣南部,從上世紀90年代,就有村民在自家責任荒地移栽野生板栗,由于缺乏專業栽種技術,而且都是零星種植,不成規模,屬于粗放管理,基本上都是廣種薄收,能夠為村民帶來的經濟效益并不明顯。
“2008年開始,我陸續種了近20畝板栗,第一批種下的板栗到2013年逐漸開始掛果,掛了果就意味著有一定的收入了。楊昌宏說,因為板栗,他不僅實現了增收,還當選為村支書。如今,僅板栗一項,楊昌宏一年的純收入就突破2萬元。
在楊昌宏的帶動下,不少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也開始返鄉種起了板栗,黃巢就是其中一個。
如今已經是板栗園技術管理員的黃巢,曾經在云南麗江做過調酒師。“2014年,發現村里發展板栗園,我就回來種板栗,現在種了100多畝,已經掛果的有30畝,去年收入5萬元。”黃巢說,2016年,村里有了板栗合作社,在技術上有了縣里的專家來定期指導,全村的板栗掛果才多了起來,而且質量有了保障。“我自己學了種植技術,在板栗園帶著其他農戶一起種,每個月還能拿到均瑤集團發放的3500元工資,確實拿到實實在在的甜頭,我還想多種板栗,過幾年預計每年收入不低于15萬元。”
別看黃巢只是個普通的管理員,他也有自己的夢想:“我希望洛郎的板栗能做成品牌,讓我們這里的貧困戶真正看到脫貧的希望,他們自然就愿意跟著干。”
農戶有了種植的熱情,看到了未來脫貧的希望,如何才能讓這些“希望之光”真正落到實處呢?如何才能讓農戶的板栗銷售不會因為市場的變化而遭受損失呢?均瑤集團黨委書記陳理說:“我們扶持了當地的食品企業,由這家食品企業負責托底收購,這是我們進行產業扶貧的一個核心環節。”
讓小公司做成大產業
楊昌宏告訴記者,村民們之所以敢于踏踏實實種板栗,不擔心銷售問題,就是因為有一家叫做貴州光秀生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會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來收購農戶的板栗。
2017年9月15日,對“洛郎板栗”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貴州光秀生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哆吉栗”板栗,簽約均瑤集團旗下吉祥航空公司,成為了航空食品。小板栗走上藍天,這是“洛郎板栗”成為當地脫貧致富主渠道的一個新開始。
陳理告訴記者:“我們扶持了光秀公司,雙方攜手合作,在產業實施上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種苗、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和分戶種植‘五統一分’模式,吸引了農戶積極參與;在產品銷售上,讓村合作社與光秀公司簽訂了保底價收購協議,保障了板栗價格的穩定;貧困戶還可以通過‘特惠貸’入股,每年都能參與分紅。受益于種種惠民政策的落地,洛郎村的板栗種植規模越來越大,村民種植板栗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光秀公司成立于2014年2月,是一家集收購、儲存、加工及銷售于一體的原生態板栗深加工企業。”公司創始人曾光秀告訴記者,現在公司擁有近1萬平方米的無菌生產廠房和4條全自動進口包裝生產線,每年可精深加工板栗1萬噸,同時擁有6個1.5萬立方米的進口冷庫和2個600立方米的速凍庫。
群眾收入的增加,靠的是板栗能夠賣出好價錢。“公司成立的那年,望謨市場上的板栗有賣一塊錢一斤的,也有賣8毛錢一斤的,農戶連勞動成本都撿不起,我們看了都覺得心酸。”光秀公司行政主管張海霞說,為了保障廣大農戶的利益,當加工車間建成投產后,公司便開始與洛郎合作社以及農戶簽訂“保底價”協議,以保底價收購板栗,在推出2.5元/斤的保底價后,隨著時間的推移,2017年望謨板栗的均價已在3.5元/斤左右,極大地提高了農戶種植板栗的積極性。在均瑤集團幫扶之前,光秀公司年銷售額900萬元,因為板栗上了吉祥航空,有了搭乘飛機的旅客的“推廣”,去年僅線上零售就增加了1400萬,總銷售額達到5300萬元。截至目前,光秀公司已帶動望謨全縣5600余戶村民發展板栗產業。
“現在,我們的客戶都說望謨板栗好,香甜糯軟。‘哆吉栗’產品在加工過程中更是連一粒白糖都沒有添加,在均瑤集團幫助下,我們要堅持走綠色、健康、生態之路,全力打造國內生態板栗營養食品業的龍頭企業。”曾光秀表示。
通過規模化發展,兩年來,“洛郎板栗”產業實現了示范、基地二級轉型,不斷從傳統品種向優質精品升級,從分散生產向集約經營升級。農民增收和農產品打開市場的背后是均瑤集團“產業鏈扶貧”的模式成功,如今,小小板栗借助吉祥航空,借助電子商務已經走出大山,成為這方百姓脫貧致富的中堅力量。陳理告訴記者,未來均瑤集團將加大“一戶一本,一人一頁”精準扶貧力度,將精準扶貧的“洛郎樣本”復制到整個望謨縣,讓更多的當地農民脫貧奔小康,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