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13 作者:佚名 來源:山西日報
“目前,我們正以‘紅色店子底’為核心打造全域旅游,通過拓展‘紅色旅游+’產業扶貧項目,發展農家樂、農貿市場、采摘園等,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村民穩定增收。”6月5日,太原市陽曲縣店子底村黨支部書記石狗拴,指著展示牌上的一個個“紅色”景點,喜上眉梢。
作為擁有國內第一家村級“支前紀念館”的店子底村,去年7月入選了我省首批100個旅游扶貧示范村,今年3月又成為第一個上線“山西省旅游扶貧地圖”的旅游扶貧示范村。截至目前,店子底村已接待參觀學習的人員超過10萬人次,成為太原市的一張紅色名片。
一年來,在旅游扶貧示范村政策扶持下,店子底村紅色旅游帶動綠色發展,建成了130畝拱棚和暖棚,種植設施蔬菜和葡萄,并確保每個貧困戶能分到至少一個棚。“現在游客越來越多,賣土特產品成為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一年收入能達到2萬多元。擱以前呀,幾年也攢不下5000元。”村里曾經的貧困戶老孔樂滋滋地遞給記者一個紅色的證書,上面寫著“脫貧示范戶”。
近年來,建設旅游扶貧示范村作為一種新型的扶貧模式漸露尖角,成為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新時期扶貧開發十項重點工作之一,并以其獨特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成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扶貧開發戰場上的“利器”。
頂層設計圍繞三大旅游板塊布局
3年建成300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
2018年2月,省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會議召開,明確指出,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要提升產業扶貧水平,抓好特色農業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鄉村旅游扶貧和資產收益扶貧,促進脫貧增收。
當時旅游產業的主管部門山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為重點,以旅游扶貧領域作風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提高旅游脫貧質量和成效,全面推進貧困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堅決打好新時代精準脫貧攻堅戰。根據各地脫貧進展和旅游發展實際,按照一體規劃、分期分批推進的實施思路,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布局,確定每年打造100個鄉村旅游示范村的階段目標,3年完成300個左右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的總目標。
并確定,旅游扶貧示范村要從納入扶貧規劃的建檔立卡貧困村中選取,主要是自身旅游資源豐富或具有依托景區(點)發展旅游業的潛力,交通、廁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較好。
計劃對于入選的示范村,將深入挖掘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獨特的鄉土文化資源,培育一批黃河人家、長城人家、太行人家;整合紅色文化資源,創建紅色旅游扶貧示范區和紅色旅游扶貧示范村;組織旅行社開發鄉村購物游、美食游,開展特色鄉村旅游娛樂、文化演藝、節慶活動和紅色旅游文化活動等。
制定方案明確6方面工作任務
精心打造完整旅游扶貧產業體系
2018年3月,省旅發委制定并印發了《打造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工作方案》,明確了制訂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建設計劃、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示范創建、創新發展模式、加強人才培訓6個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務。
在制訂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建設計劃方面,按照三大旅游板塊開發規劃要求,聚焦具有旅游資源、具備旅游發展條件的貧困地區,瞄準貧困人口精準施策,科學指導貧困地區旅游資源利用、旅游產品開發、旅游品牌建設;針對深度貧困地區集中發力,選擇旅游資源、基礎條件比較好的村莊300個左右,分期次開發旅游,因地制宜策劃推出一批旅游扶貧重點項目。
在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方面,以政府投入為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及各類經濟實體投資鄉村旅游扶貧產業,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鼓勵金融機構為鄉村旅游扶貧項目提供信貸支持。
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強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旅游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交通干道、重點旅游景區到鄉村旅游景區(點)的基礎路網建設,加快鄉村寬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推進“廁所革命”向鄉村延伸。
在抓好示范創建方面,編制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建設標準規范,優先打造20個深度貧困縣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平臺展示旅游扶貧成果,激發扶貧動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在創新發展模式方面,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能夠帶動貧困戶廣泛參與的旅游產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風光、美麗鄉村、傳統民居為特色的鄉村旅游景區,策劃一批采摘、垂釣、農事體驗等參與性的旅游娛樂活動,開發鄉村旅游體育休閑運動、鄉村民宿等新業態,打造豐富多彩的鄉村特色演藝和節慶活動。
在加強人才培訓方面,加大對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村干部、鄉村旅游帶頭人、鄉村旅游經營戶、駐村工作隊、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訓力度,動員專業人才深入扶貧一線開展旅游技能輔導和各項專題培訓,提高鄉村旅游服務技能和品質。
加速推進采取10項幫扶措施
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示范作用
去年7月23日,我省確定的首批100個旅游扶貧示范村開始公示,27日完成公示。
2019年1月,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會議指出,要全面鋪開300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建設,提升帶貧能力。剛成立不久的省文化和旅游廳,決定加快旅游扶貧示范村建設,在2018年確定100個示范村的基礎上,推動200個示范村建設,完善旅游扶貧帶貧脫貧機制,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旅游扶貧的重要力量。
今年3月底,第二批共計200個旅游扶貧示范村公示完畢。至此,我省提前完成評選300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的任務。
為此,省委、省政府及省直相關部門相繼出臺《山西省旅游扶貧示范村工作方案(2018-2020)》等旅游扶貧政策舉措。在此基礎上,省文旅廳采取了鄉村旅游規劃幫扶、鄉村旅游培訓幫扶、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幫扶、旅游扶貧模式創新幫扶、旅游扶貧項目建設幫扶、游客導入幫扶、旅游宣傳推介幫扶、旅游創業創新幫扶、旅游管理和服務標準化幫扶、社會力量對口幫扶10項幫扶措施。
“界河村是晉北的旅游線路的中樞口,獨特的區位優勢為發展旅游業創造了優越條件,我們一定要‘吃’透省里給的幫扶措施,讓村里的老百姓快速走上致富路。”說話的是界河村的村干部侯府,該村剛剛入選第二批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
下一步,省文旅廳將在宣傳推廣、整體開發、項目培育、金融支持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下功夫,為300個旅游扶貧示范村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扶貧金融套餐產品,爭取引進央企“扶貧基金”,組織示范村村干部及旅游經營戶分批對口培訓,全力推動旅游扶貧示范村全面建設。
相關標簽:山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