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17 作者:佚名 來源:央廣網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荔枝是廣東的優質特色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今年由于天氣和大小年的影響,造成了各大品種的荔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減產。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今年當地果農的收入卻沒有低于去年,反而銷得更好,賣得更遠。
在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那西村荔枝種植戶許永照的果園里,早熟品種妃子笑已經收獲完畢,現在正是當地特色品種雙肩玉荷包嶄露頭角的時候。20多畝的荔枝林長勢茂盛,綠中帶紅的荔枝果已掛滿枝頭,再過10多天便可以上市銷售了。許永照有20多年的荔枝種植經驗,不過像今年這樣的荔枝荒,他也沒見過幾次。碰上“小年”,許永照預計會減產三成。
種植戶許永照:荔枝減產主要還是受到環境氣候影響,現在荔枝價格是近20年的新高。這種荔枝樹的樹齡是25年,上洋鎮種了很多。物以稀為貴,正常水平荔枝收購價是2元多一斤,今年漲到了7元一斤,翻了三番。產量比去年減少三成,一增一減,收益比往年好很多。
荔枝遭遇減產,自然成了香餑餑。在陽西上洋鎮的一處荔枝收購點,不時有果農把果園新鮮采摘的荔枝送來分揀打包,處理之后裝上冷鏈車發往北京。雖然這里的荔枝堆得像小山一樣,但收購商王會梅介紹,對比往年,今年的荔枝減產非常明顯,直接拉高了荔枝價格,以雙肩玉荷包荔枝為例,今年市場的收購價是每斤7元左右。
收購商王會梅:收購情況不太樂觀,貨少,價格高,質量還不好,我們這里收的貨,已經是最好的了。我在這里收購荔枝十多年,今年的荔枝是最貴的,每年都沒有這個價,基本都是1-2元/斤,今年是7-8元/斤。
而最受歡迎的桂味、糯米糍等品種更是難覓蹤影,品種的產量只有往年的一至兩成,部分果園甚至絕收。
陽西縣上洋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鄭健一:雙肩玉荷包品種由于今年受暖冬天氣影響,來花率比較少、比較低。今年的掛果也是往年的兩成左右,所以產量比往年偏低很多。荔枝剛剛開始上市,現在價格每斤7-7.5元,也是比較高,是近十多年來最高的。
據陽江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數據,今年全市荔枝種植面積為30.63萬畝,基本與去年持平,但去年的荔枝總產量達7.99萬噸,今年僅為5.2萬噸,減產超過三成,其中糯米糍、桂味等品種減產達九成。
荔枝大幅減產,農民收入降低是大家普遍的理解。然而,在廣東另一個荔枝主產地廣東湛江廉江市,廣東荔枝產業聯盟協會副會長、廉江市良垌鎮日升荔枝合作社社長盧亞金卻說,今年當地果農的收入不會低于去年。
盧亞金:產量方面,妃子笑品種比較穩產,但是桂味等品種產量較低。我種植荔枝幾十年,碰到今年這種氣候還是第一次,但是妃子笑品種不影響產量,因為現在知識水平越來越高了。今年果農的收入不低于去年,大家種植荔枝的熱情也越來越高,荔枝產業真的很興旺。
對盧亞金而言,“好貨不愁賣”不完全是因為“物以稀為貴”。在荔枝小年,當地合作社多年來研發推廣的脫硫保鮮技術讓當地荔枝種植戶的銷售額實現逆勢崛起。
盧亞金:通過自己十幾年的摸索,我們有了一套很完整的保鮮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標準,依靠團隊實現種植規范化、標準化。我們種植的荔枝質量好,好多的客商、貿易公司都來合作,把荔枝出口到美國、加拿大以及東南亞等國。
隨著科技和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廣東荔枝漂洋過海,讓許多國際友人認識并愛上了廣東荔枝。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表示,廣東農業開放和優質農產品貿易水平走在全國前列,近幾年,廣東荔枝產業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促進了荔枝對外貿易,也提升了廣東農產品貿易和農業對外開放格局。
顧幸偉:把我們的產品賣的更遠,賣的更高端。這樣既可以彌補農名在農產品數量上的減少,又能夠保持原有產品的總收益。
在古代需要晝夜不停、快馬加鞭才能基本保鮮的“貴族水果”。如今,卻能夠輕松實現飄香異國,鮮荔枝飛入大洋彼岸的尋常百姓家。而通過全新的荔枝保鮮技術,果農不僅避免了大小年帶來的種植風險,也藉此打通海外市場,實現穩產穩銷。如今,盧亞金正在盤算著給合作社修建新的冷庫,希望明年荔枝上市之際,能夠賣的更遠,銷的更好。
盧亞金:現在合作社的冷庫太小了,下一步我們還要做冷庫初加工,而初加工就需要冷庫配合,10月份要建好新的冷庫,明年可以投產。
相關標簽:廣東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