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17 作者:呂兵兵 來源:網絡整理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 (記者 呂兵兵)6月上中旬,齊魯大地麥收進入高峰期,各地豐產形勢喜人,我國冬小麥高產紀錄被連續刷新:6月12日,在泰安市岱岳區馬莊鎮岳洋農作物合作社承擔實施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豐項目——“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模式與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區,經實收測產超高產攻關田畝產達828.7公斤,刷新全國冬小麥單產最高紀錄;6月16日,在淄博市桓臺縣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小麥高產攻關田,經實收測產畝產達835.2公斤,再次提升我國冬小麥單產極限。
在泰安和淄博的這兩次實打驗收,均由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組織實施。在泰安,由中國農科院、河北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按照農業農村部《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要求,經過丈量、機械收獲脫粒、稱重、水分測定、取樣測定雜質率等環節,形成驗收意見:實打面積1.949畝,收獲鮮籽粒1875.0公斤,雜質率1.0%,平均水分含量24.3%,按13%標準水含量折算,小麥畝產達到828.7公斤。在淄博,由來自中國農科院、揚州大學、河南農機推廣總站的的7名專家按要求組織實施,攻關田實收面積1.68畝,收獲鮮籽粒1436.0公斤,雜質率0.98%,平均水分含量14.15%,按13%標準水含量折算,小麥畝產達835.2公斤。
采訪發現,高產紀錄連續刷新,得益于科研單位和種植主體在項目平臺上合力攻關。在泰安項目區,科研單位與岳洋合作社緊密合作,實現了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采用了良種優選、精耕深松、寬幅精播、增施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統防統治等先進技術。淄博項目區則聯合推廣了深松整地、寬幅精播、鎮壓保墑、小麥根病春季統防統治、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帶動項目所在桓臺縣小麥單產連續八年位居山東省首位。
泰安和淄博項目區分別選用的小麥品種“山東30”和“山農29”,均由山東農業大學李斯深團隊育成。據李斯深介紹,“山農30”是大穗型小麥新品種,一般比經典大穗型品種(畝穗數30萬左右)多6至7萬穗,且綜合抗性優良、抗病性強、品質較好;“山農29”是多穗型品種,在攻關田每畝能達到54萬穗,較普通小麥品種多10萬穗左右,且抗倒性、抗病性較強,籽粒飽滿,千粒重亦能達到50克以上。
相關標簽:山東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