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19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為保證“舌尖上的安全”,2016年,農業農村部確認浙江等六個省份在全國率先開展主要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在浙江,這一工作已全面施行一年多,目前開展得如何?全省有哪些推廣模式?近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點工作現場會在黃巖召開,浙江在農產品“舌尖安全”上的探索得到了各地代表紛紛點贊。
據介紹,自2017年5月1日起,浙江就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施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目前,已建成了以“一證一碼”為主導,追溯碼、“三品一標”相結合的合格證應用模式。
在黃巖區頭陀鎮茭白種植基地,田間地頭都是正在忙碌作業的農民。除了采摘茭白外,在種植基地邊的棚屋下,良軍茭白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將一張張小紙條打印好,粘貼在包裝好的茭白上。這些小卡片,就是這批茭白的定制“身份證”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誰種的、在哪種的、種植環境怎么樣?這張小小的“身份證”讓人一目了然。“目前正在推廣的智慧化監管,一張合格證、一個二維碼就可追溯農產品從出生到送進餐桌的全過程。”良軍茭白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表示,只需用手機輕松一掃合格證上的二維碼,產品名稱、重(數)量、開具日期等信息便清晰地出現在手機上。
自被列入試點縣以來,黃巖已率先建成全省首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全區已累計發放各類合格證162萬余張,發放、使用率達100%。同時,黃巖還開發了智慧監管平臺——“農安黃巖”手機APP,為黃巖的食用農產品安全再添一道有力的防火墻。
如何保證這張合格證真實有效?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立合格證使用名錄,堅持“法人唯一、地址定位、信息有效”的原則,對轄區內登記的生產主體進行全面調查、檢查,逐一定位,對“一人多身份”“在冊不運行”的主體一律不予登記入庫,初步構建了全省規模生產主體信息庫,目前總量已達6.3萬家。同時,浙江省還把“一證一碼”作為日常巡查的重要內容,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監督抽查檢測,保證“一證一碼”開具的真實性。
相關標簽:浙江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