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譚森林:“這個龜它的脾氣特別的暴躁,你看它喜歡咬人的,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出肉率非常高。”
龜鱉的主人叫譚森林,這些年譚森林用業余時間養殖龜鱉,已經成為四川省擁有500萬資產的水產養殖大戶,而在8年前他還是一個龜鱉養殖門外漢。
8年前,擔任南充市高坪區龍門鎮小學教師的譚森林突然提出,他要購買龍門鎮指路碑村那片無法耕種的荒地,他的這一舉動在龍門鎮引起了轟動,因為這塊荒地就像一塊燙手的山芋,誰也不敢碰。
譚森林:“那個時候是福建的一個老板,他為了到這邊來騙貸,就把這一大片地全部推了,推了以后他一看騙貸不成,馬上就拍屁股走人,走人以后就把這個包袱拋給政府了。”
譚森林的侄子 劉國輝:“我們當時對甲魚只是說,在觀念上還是屬于野生的比較多,哪個吃你養殖的呀。”
譚森林的姐夫 左天權:“搞(龜鱉)養殖業,在我們南充市當時沒有一個成功的。”
伴隨著一些人的驚訝、嘲笑聲,譚森林首先在荒地上修建了13個大小不等的龜鱉養殖池,開始養殖中華鱉、土龜等特色水產品。
譚森林:“這個鱷魚龜龜苗死的原因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我們當時引的這個龜苗它的體質太差了。”
譚森林的妻子 張明珍:“我們就給它喂豬肝、雞肝使它長快一點,然后就導致鱷魚龜得了腸炎,腸炎然后就引起消化不良,就死掉了。”
由于對鱷魚龜養殖技術不了解和盲目投資,這次譚森林賠光了借來的2萬元,譚森林陷入了困境,可以支持、幫助他們的親友他們借錢都借遍了,再借已經很困難。
譚森林的大舅哥 張順民:“我也困難,那個時候他說大一點的數量我也沒辦法,我本人我也有兒子、媳婦,就沒辦法。”
譚森林:“有一年過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最困難的。”
譚森林的妻子 張明珍:“過年了人家就大魚大肉的而我們家就凄凄慘慘的。”
幸運的是譚森林家在做特色水產養殖時,他們養著一批中華鱉,于是譚森林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中華鱉上,同時他又利用龜鱉池養了一些魚,三年后中華鱉初見效益.
譚森林:“這是中華鱉。”
記者:“它生活有什么習性呢?”
譚森林:“像我們這種養殖的吧,我們沒有給它加溫,不像有些他們加溫養殖的,我們是用自然的溫度,它該冬眠的時候就讓它冬眠,它該生長的時候我們就給它喂這個天然餌料。”
譚森林:“那個時候我們就準備拋開膀子大干一場了,所以我們就從廣州、上海這些地方,我們引進了中華草龜還有鱷魚龜,還有巴西龜和黃喉水龜,還有一些中華鱉,這些苗子我們就引了一千多只。”
這次譚森林是在掌握了龜鱉的養殖技術,了解了四川龜鱉市場的需求之后,開始著手引進龜鱉苗的。他直接跑到廠家挑選體質好的龜鱉苗,回來后他們精心呵護在盆子里暫養他們叫緩苗。
譚森林:“通過緩苗這個效果就比較好了,放在池子里長勢就非常好了,這個經驗一積累以后,我們后來就逐步擴大引種的規模了。”
這時候譚森林已經開始養殖中華鱉、中華草龜、鱷魚龜、土龜等10多個品種。
譚森林:“哎喲,這個好大呀。”
張明珍:“這只烏龜它相當于四只龜的價值,因為它是一只土公龜,在龜當中土烏龜的公龜最少。”
2002年,隨著全國中華鱉養殖的不斷發展,市場上溫室中華鱉越來越多,中華鱉的售價開始一落千丈,1公斤只能賣到三、四十元。
譚森林:“從20世紀90年代的每斤600多元,一下就跌到每斤一、二十元錢。”
譚森林的妻子 張明珍:“因為我們那個(養殖)周期比較長,要喂四年才長一斤,當時我們的心真的是涼了。”
面對這一巨大的反差,譚森林的親友們、周圍的鄉鄰們都為他擔心起來。
譚森林的親戚 李順珍:“當時我就想,算了算了。”
譚森林的侄子 劉國輝:“我們都埋怨他,以前叫你不搞你要搞,現在搞都虧了。”
親戚朋友中還有人認為譚森林這人太老實,現在鱉價這么低,人家都在用商品飼料喂,譚森林卻還在用小雜魚、豬肝、雞肝喂養,成本比人家高出很多,人家喂的鱉八個月可以長一斤,譚森林喂的要四、五年才能長一斤,他就沒法跟別人競爭。
譚森林:“用商品飼料養一斤中華鱉,大概也就是十幾塊錢吧,我們這個養出來的話,最少最少要三、四十塊錢。”
譚森林:“我們平常給龜鱉喂的都是這種大河的野雜魚,還有要越冬的時候,龜鱉它都要補充體質,增加體內的脂肪含量越冬,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還要給它喂一些豬肝、雞肝。”
這時譚森林不再出售中華鱉,他打算等到價錢回升之后再賣。2003年中華鱉價格回升,這時譚森林家大量出售自己的產品,跟以前急于出售的養殖戶相比他們1公斤多賣200多元,他們大賺了一筆。
譚森林的妻子 張明珍:“最多的一次,我們是賣到重慶,那一年一次可能賣了有七萬元錢。”
記者:“這兩個是比較大的嗎?”
譚森林:“這個不算大的,大的有六七斤、七八斤的。”
雖然養殖龜鱉利潤很大,但是市場上龜鱉的零售價格更高,怎樣才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又能徹底解決龜鱉的銷售問題,這是譚森林一直考慮的。2003年夏天的一天譚森林的兒子提出了一個新的經營思路,這讓夫妻倆很興奮。
譚森林的妻子 張明珍:“他說辦農家樂吧,他說我們就把農家樂辦起來吧,我們的地也有,房子也有。我們一家人坐下來商量,商量了過后他爸爸也同意了。”
兒子提議做農家樂,這一下子就解決了譚森林這些年考慮的龜鱉銷售問題,這讓譚森林感到很高興,第二天譚森林讓兒子去采購一些材料,沒想到這竟成了父子倆的一次永別。
譚森林:“(哭)他19歲那一年發生的事。”
譚森林的妻子 張明珍:“因為我想起來吧,農家樂是他最后的心愿,我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心愿達成。”
夫婦倆一邊搞養殖一邊搞餐飲,就地消化自己的產品,增加附加值,譚森林夫婦下定決心在當地開第一家農家樂餐館。
記者:“等一下,等一下,怎么活著就往里面放呢?”
譚森林的妻子 張明珍:“因為甲魚一般來說,有些是要通過宰殺的,我們桂圓燉湯就是通過分析總結,這個甲魚通過宰殺了過后它的血就浪費了,流失了,這個鱉的營養就消失了一些。”
譚森林的姐夫 左天權:“讓人家來吃農家樂的時候,先觀摩看我們甲魚的養殖過程。”
南充市有經營龜鱉菜系的酒店上百家,龜鱉主要從外地進貨,品質很難統一,價格比較高,在南充市工作的左天權對這一點很清楚,他建議農家樂賣龜鱉湯一定要現吃現撈,在保持原有自然口味的同時還要賣得便宜。
譚森林的姐夫 左天權:“讓外地的游客在我們這兒吃了過后,一個要感到湯的確不錯,營養價值高人家信得過,二、價格來說,也很便宜。”
2004年初,投資3萬元的農家樂正式開業了,農家樂就建在龜鱉場附近,主要經營龜鱉湯。
現在四川省南充市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很多人不在市里吃龜鱉,反而乘車到譚森林家的農家樂,吃他們制作的龜鱉湯。
四川省南充市游客:“這個地方比較出名,我們經常跑來消費,吃那些(龜鱉湯),主要今天是給老人買呢,老人病了,病了老人吃那個(鱉湯),恢復身體比較快。”
譚森林:“他買了兩份。”
記者:兩份大概能花多少錢?”
誰也沒有想到,8年前的15畝荒地在8年后竟然變成了固定資產500多萬的產業,每逢節假日譚森林的農家樂餐館來得人很多,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待200多人,龜鱉湯帶來的經濟效益在原先龜鱉銷售額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年產值超過了200萬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