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王永安:“這個雞一般就在出殼,出殼到育雛室,從育雛室到用戶那兒,平常都在籠子里飼養,都是籠養,不見光。”
這種雞是專門產蛋用的蛋雞,飼養60天后賣給農戶產蛋,在當地俗稱“青年雞”。平日里都光在籠子里因為要調整雞籠準備銷往全省各地所以才難得見一次光。記者采訪的當天,養殖場的主人王永安一次就銷售8000只青年雞,一年從他的雞場里賣出的青年雞就有80萬只。
王永安:“現在用戶好多都是提前電話定雞子,然后定金匯過來,現在訂單已經定到10月下旬。”
現在賣雞王永安基本足不出戶,養殖戶拿著錢到場里提前定雞,王永安準時發貨就行。靠著銷售青年雞和雛雞,王永安發展為漯河市最大的 蛋雞養殖戶,一年銷售額高達2000多萬元,占領漯河三分之一的蛋雞市場。然而,在十年前,王永安賣雞并不輕松,當時靠著一輛自行車,一天至少得跑100 里地挨家挨戶推銷自己的蛋雞。
如今的王永安早已不用騎自行車,開上了轎車。資產上千萬元的“蛋雞王”當初是靠200元起家的。1991年,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的王永安順利在市糧食局找到一份工作,并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張贏。
王永安的妻子 張贏:“他告訴我說,我就是土里埋的一塊金子,你就是那個挖金子的人。”
王永安說這話時,是因為當時的糧食系統效益不好,他想到要兼職養雞,希望得到張贏的支持,沒想到張贏二話沒說就從家里拿了200元給他買了100只雞。
王永安:“自己從白天黑夜去照顧好這一百只雞仔,像照顧小孩一樣。掙兩千多塊錢,第二年規模擴大一點又借兩萬五千塊錢,養一千只雞仔。”
王永安很快從100只雞發展1千只,又從1000只發展到一萬只。1994年,他和妻子干脆辭職辦起了養雞場,并且專門賣起了60日齡的產蛋青年雞。
產蛋率高,并且降低農民養殖風險,很快這種青年雞在漯河市逐漸被推廣開來, 2002年,王永安的養雞場一年能出欄40萬只青年雞,就在這時,他的養殖場卻面臨著要停產。
王永安:“02年當時這個,這個廠內因為一個企業的,一個行業的發展,原來的養雞廠需要拆遷,當時賠償我150萬。”
一家外資企業看中了王永安的廠址,并在政府的協助下愿意補償王永安150萬元。這筆錢對于當時的王永安來說是個巨大的數字。雖然廠房面臨著拆遷,但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
王永安:“原來掙的錢通過拆遷款一賠,等于變成現錢,150萬,下半輩子也夠花了,也夠花了。”
王永安的妻子 張贏:“150萬存到銀行里,利息也夠這個消費了,我不想再做了,不想再干了。”
養雞十年,王永安和妻子飽受各種艱辛,這時一次性拿到150萬元對妻子而言,是個終于可以擺脫苦日子的機會。
王永安的妻子 張贏:“我的我有一點小小的滿足感,已經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是不是,我既然能錢存銀行里,每個月就有幾千塊錢夠我花了,我何必還要再做呢,就這樣有點,有點自我滿足。”
關于要不要重建廠房,夫妻之間第一次爆發了激烈的戰爭。
面對丈夫的執拗,性格剛硬的妻子也不示弱,當時妻子剛剛懷孕,一氣之下回了娘家。
王永安的妻子 張贏:“我離家出走了,我不管了,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王永安:“我這個脾氣,我這個性格,就像我的努力,我要堅定地去做下去,可以說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妻子的離家出走并沒有讓王永安妥協,他把老廠房拆了同時,又在十里地之外找了塊地蓋起了新廠房。2002年底,新廠房正式使用,妻子當初離家也只是給王永安施加壓力,眼看生米煮成熟飯,也就漸漸消了氣。
2003年初,隨著青年雞銷售的數量不斷增多,王永安想到要自己養種雞。
王永安的妻子 張贏:“我們一天都需要幾千枚種蛋,從外面調種蛋的時候,種蛋的來源不太可靠,另外一個質量不能保證,種源他們不一定能夠保證供應,你需要的時候他沒有,你不需要的時候他有了后來我們就考慮,我們自己養種雞。”
2003年6月份,王永安建起了第一個的種雞場,每天可以產上萬牧種蛋,王永安除了賣青年雞,也開始銷售種蛋和雛雞。
王永安:“這只白色的為公雞,褐色的為母雞,價格差別比較大,母雞現在賣價,售價三塊五,公雞作為一個副產品,兩毛錢一只,這公雞一般的作為這個賣到底下這個農村市場,這個母雞都賣給那個養殖專業戶,作為這個作為產蛋,作為高產蛋去用。”
王永安:“銷售一下子砍斷了,這幫青年雞每天還要吃幾萬塊錢的料,那幫產品銷售不出去,流動資金非常緊張。”
三個月下來王永安就虧損了100多萬元,就當這時,他決定做一件鋌而走險的事。
王永安:“流感的打擊,有好些都,都雞仔淘汰了,都不干了,都停止了,我瞅準這個機會,瞅準這個機會,人家下,咱要上。”
王永安所謂的上就是大量進種雞,這個做法的確非常冒險,但王永安也從中看到了商機。因為各個養殖場在禽流感期間急于處理種雞,這就 意味著來年市場必然會出現缺貨。同時全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集團就在漯河,離王永安的養殖場不到10公里,每年需要近千噸雞蛋,王永安想到如果自己的 種雞能做好防疫,等禽流感一過來肯定能大賺一筆。
看到商機后,王永安除了興奮更多是著急,因為賣不出雞他手上已經沒有錢了。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四處借錢。
王永安的妻子 張贏:“想辦法,籌資,借錢,反正能想的辦法都想了,把我爸我媽的養老的錢都拿來了。”
借遍所有的親戚朋友,終于籌到100萬元,王永安拿著錢連夜趕到河北華牧集團定了3萬只種雞。
王永安:“他們正愁雞苗銷不出去,把我盯住了,從訂合同,訂種雞合同,訂得便宜,定位是4塊,現在是8塊。”
公司銷售經理 楊松林:“雞苗那段時間到2.8元,平時一般都在1.6元,1.6元,1.7元。”
王永安:“雞仔剛開始行情直線地往上升,下來的就是能掙200多萬塊錢。”
2005年6月份,王永安的種雞數量已經增加到10萬只。
王永安:“現在有三個種雞分廠,一個種雞分廠也就是3萬多趟,一天就是7萬多枚蛋。”
王永安的妻子 張贏:“原來我們從他們那兒調種蛋,一次調2萬枚,4萬枚,現在他們從我們這兒調種蛋,一次調2萬枚,調4萬枚,有時候調8萬。”
就當王永安為規模逐步擴大高興時。2005年7月份,養殖戶王海順的一通電話讓他措手不及,電話里王海順稱自己剛進三天的雛雞陸續死亡,王永安和銷售經理馬上趕到現場,一看也傻眼了。
公司銷售經理 楊松林:“那就是拉的綠糞,白綠糞,肚子增大。”
王海順養雞多年,從沒遇上這種病,積攢的兩萬元剛進的4000只雞就死了將近一半,他開始坐臥不安。
養殖戶 王海順:“因為我喂了多年了,也有點底了,當時賠了也是不好受心里。”
別說王海順,王永安養雞十幾年也很少見到這種癥狀。就在這時,又有幾個養殖戶打電話稱自己的雞也莫名其妙地死亡,這讓王永安又是心頭一顫。他趕緊把死亡的雞送到省檢測中心做化驗。
雛雞剛剛賣出三天,就得了肺炎,前后六七位養殖戶反映同樣問題。王永安感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他反復檢查最終找到原因。
王永安:“這個病判斷為是在孵化室里污染造成的,造成雛雞肺炎的早期感染,引起了,在一周之內死亡的比較高。”
王永安當即做出決定,要把這一批感染肺炎的雛雞全部回收銷毀,并賠償養殖戶的所有損失。
養殖戶 王海順:“他一說這個呢,我可高興了,從經濟上也少受損失了,他又補我2000多雞子。”
王永安:“2萬多只全部銷毀掉,又重新發一批雞子。”
養殖戶 陳民族:“供不應求呀,這里的雞蛋你看拾的光著呢,都拾完就拉走了。”
養殖戶 鈔紀偉:“有的是雙匯收的,螺河雙匯。”
記者:“還有呢?”
養殖戶:“還有那邊的大車來裝。”
養殖戶:“下蛋率都是87%,100只里頭87個下蛋的,今年我們反正是管賺幾萬元錢。”
王永安的妻子 張贏:“每次他都是決策者,都是對的,我都是拖后腿的,不要建,不要建,但是最后經過這兩年的發展事實證明,他的這些決策也是對的,我真的很佩服他。”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