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沈希順:“這樹葉子你看就堵上了,你要再晚來一會就該缺氧了,所以值夜班到秋天以后,一定要多看幾遍,不然就該出事故了。”
秋天山區落葉多,飄進養殖池后必須及時清理出去,不然就會堵塞進水閘,造成魚池水量少缺氧。再有一個月沈希順的虹鱒魚就能上市了,預計產量在10萬公斤價值300多萬元,豐收在即他一點也不敢大意。
沈希順:“現在一般都在一斤半左右了,錢也都投入進來了,如果要不把它看住的話,一旦出現閃失,因為工作上的失誤,就該造成挺大的損失。”
其實冬季本不是虹鱒魚的銷售季節,因為虹鱒魚每年11月到來年2月產卵繁殖,這期間養殖戶是不愿出售的。以前沈希順也不在冬天賣魚,五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特別的賣魚門道,也因此賺到了意想不到的財富。
村民:“原來最高的時候20多元錢,現在10元錢,降低降多了,現在養這個吧,已經沒什么很大的利潤了。”
村民:“我養的時候到過15元一斤,16元一斤,后來就降下來了,養殖一多就有點降。”
近幾年懷柔養殖虹鱒魚的農戶達到上百家,從事虹鱒魚旅游休閑的農家院發展到近千個,因為競爭激烈,魚價從最紅火時的每公斤40元降到了20元。沈西順同樣受到了沖擊,不過他沒想著怎么去打價格仗,而是動起了別的腦筋。
沈希順打算從新品種上找突破。經過市場考察,他看中了一種名叫銀鮭的魚,售價比虹鱒魚高,當地又沒人養殖。他引進了5000條進行試養,可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這個養魚二十年的老行家,養起銀鮭根本不行。
沈希順:“它不耐咱們這個低氧,不適合咱們這個高密度養殖的這個條件。它身上愛掉鱗,拉網還有清理過程當中一碰它,身上這個鱗就掉了,一掉鱗以后呢,這個魚就長那個疥瘡病,到最后就導致它死亡。”
沈西順隨后又引進了七彩鮭等幾個新品種,但是都因技術不過關或氣候不適合而失敗,先后投入20萬元沒見到一點成效,他心急如焚。2002年3月,沈西順在當地水產局聽到了一個消息,有一種俄羅斯選育出的虹鱒魚能在8月份產卵,這讓他喜出望外。
養這種魚可以反季節銷售,也能避開旅游市場的激烈競爭?墒菄庖M的新品種養殖風險很大,氣候、水質等條件的差異可能會導致養殖失敗,這 讓其他養殖戶望而卻步,看準了商機的沈希順決定大膽一試。拿定主意后他沒有忙著去引種,而是北上去了黑龍江。這個人叫王昭明,退休前在黑龍江省水產研究所 工作,沈希順從他們單位買過種魚兩人熟識,他向王昭明提出了一個請求。
沈希順:“能不能過來給我們幫忙,這邊有工作需要你的時候,如果有時間就過來這邊上班。”
王昭明:“他科技超前意識比較強,看得比較長遠,在科學試驗上舍得花錢,舍得投放人力,舍得投放設備。”
王昭明:“一開始他上面只有一排池子,有個落差保證水流的速度,如果水要是流動慢,水溫升高快,很快達到超過了它的生長極限了,那這個魚也不能養了,但是流水的目的,關鍵不是考慮它的水溫,第一考慮的是供應它充足的氧氣。”
虹鱒魚是冷水魚,適宜生長溫度在4度到22度之間,不耐高溫,把魚池建成階梯式,增大水流落差更有利于魚的生長。沈希順立即采納意 見對養殖池進行 改建,共20個養殖池按5級分布,每級落差50厘米,10個魚池來養新品種,剩下的養殖普通品種。2002年5月,沈希順引回了2000斤8月產卵的虹鱒 魚。虹鱒魚的生長期是4年到8年,一般兩年達到性成熟。2004年6月魚臨近產卵期了。
沈希順:“大概能產500萬粒卵左右,當時看到這個魚特別高興,就是說這個錢馬上就要到手里邊了。當時這個魚都看著非常的健壯,非常的正常,就還差兩個月的時間就產卵了。”
工人:“他那個電工是新來的,他結果把線就給接錯了,接錯了一合閘,整個魚塘的魚,那一池子的魚就翻了。”
沈希順:“這一池子魚全部給電死了,白花花的一片,肚皮朝上,基本上沒剩多少條。”
90%的魚都被電擊死了,沈希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轉瞬之間兩年的期待化為了泡影。
沈希順有點迷茫,如果繼續試養下去結果怎樣他心里沒底,可就此放棄他心有不甘。
沈希順:“搞這個養殖業就是這樣,它這個風險比較大,選擇這個行業,同時你也應該有承擔這個風險的能力。”
沈希順決定咬牙堅持到底。2004年8月,劫后余生的那部分魚產下了近20萬粒卵,他決定全部留下自己養殖。
記者:“能長到多重?”
沈希順:“一般在一公斤左右。魚苗的飼養跟成魚的飼養有很大區別,這個魚苗一天現在投喂8次,隨著個體的長大,投喂的次數在不斷減少,最后到兩次。”
2005年11月,沈希順的虹鱒魚長到了一斤半左右,可以上市了。此時已經過了旅游旺季,還想靠游客銷魚是行不通了,他決定另僻蹊徑轉戰水產市場推銷。因為冬季上市的虹鱒魚量少,一些客商聽到介紹后主動找上門拉魚了。
記者:“現在要什么規格的?”
客戶:“現在我要的規格都是一斤半左右的。”
記者:“賣到哪里去?”
沈希順:“挑好點的,大小均著點,這么大的就合適,這個在一斤六兩左右。”
客戶:“行,可以。”
因為采用的是反季節銷售法,減少了競爭對手,沈希順的魚價自然也漲高了,2005年他的虹鱒魚賣到每公斤30元,5萬公斤魚全部售 出賣到150萬元?吹缴蛭黜樫嶅X了,不少村民也從他那里引進這種魚養殖。村民都覺得魚的賣價可以了,沒人會想到,后來沈西順的一個發現讓魚價又往上翻了 幾倍。
酒店行政總廚:“熏魚分熱熏和冷熏兩種,在西餐中經常會出現,有淡淡的果木熏氣味,還有你所加不同原料的口味。在自助餐和零點中都會出現,包括早餐、中餐、午餐都會有。”
熏魚是西餐的一種加工做法,在星級酒店西餐廳經常出現,虹鱒魚刺少、腥味淡,很適合熏制,每公斤虹鱒魚熏魚價格達到100多元,北京周邊專門做熏魚的企業還不多,有的酒店還是廚師自己加工,了解到這些信息,沈希順很興奮。
沈希順:“感覺到應該上這個項目,比養殖的還要賺錢。對市場這一塊,我們也有一個初步了解,不是看他的后廚就要干,因為要想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就要在深加工上下工夫。”
加工廠生產部主任:“凈膛以后,把里面的刺全都取掉。然后再經過香料腌制24小時,再用我們的煙熏箱進行干燥、吹風、加工三道工序。”
記者:“在煙熏箱里大概多久能做好?”
加工廠生產部主任:“大概在三個半小時左右。”
記者:“有那些區別呢?”
沈希順:“你看這個吧,這個是冷熏的,冷熏的是在低溫22度的情況下熏制,這個是高溫72度,在72度熏出來的,它就是口感不一樣,一般售價在110元錢一公斤。
沈希順做出了8個品種的熏魚,保質期達到三個月,他把產品送到了北京市的酒店,因為能替酒店后廚省去加工程序,銷路很好,一年的熏魚加工量在20噸。
編導:張 輝 攝像:程詩雄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