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5-3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月26日早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糧食和儲備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五部門聯合公布了2019年稻谷最低保護價(如下圖所示)。此消息較去年同期晚了近20天,但結果對廣大農戶來講真的很欣喜,畢竟2019年計劃種植稻谷的農戶可安心種植了。2019年國家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經國務院批準,2019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保持2018年水平不變。那么此消息一出,將會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保護農戶種植收益
即將進入三月,春耕在即。2018年受種植成本高、糧價低的影響,農戶種植收益大幅下降,特別是在東北部分農戶售糧沒有踩到“點子上”,收益更是雪上加霜。2019年稻谷保護價的公布真正的讓計劃種植和猶豫是否種植稻谷的農戶吃了顆“定心丸”,符合前期中央一號文件的主旨,中央一號文件指出2019年要確保口糧絕對安全,將稻谷作為必保品種;按照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取向,繼續完善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畢竟2018年稻谷托市價大幅下調,農戶種植收益大幅下降。其中以早秈稻為例,新稻上市之初據統計濕糧售價不足1元/斤,甚至每畝虧損400元,若繼續下調,農戶種植意愿將繼續下降,無法保證糧食的絕對安全。
其次,加快市場化收購進程
2018年小麥品種托市收購力度減弱,市場化收購占主力。2018年稻谷托市于往年相比稍有不同,主要呈現的特點是托市啟動的時間較晚且托市的范圍較往年小,保護價平穩可引導農戶向優質化方向種植,這樣有助于市場化收購,讓農戶擺脫政策依賴,市場價格高與低由市場來定。據國家糧食物資儲備局統計,截至2019年2月2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4514萬噸,同比減少1615萬噸。其中,粳稻4297萬噸,同比減少313萬噸。
最后,企業更關心去庫存情況
2019年稻谷保護價公布后,針對企業來講影響不大。畢竟當前政策主導下,工廠更加關心接下來三月份的國家臨儲拍賣。2019年稻谷保護價位調整并不代表銷售底價不調。當下稻谷高庫存近1.4億噸背景下,為了加快去庫存,恐怕下調銷售底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能夠去加快去庫存了。按照拍賣進度來看,2019年拍賣的重點在15-17年產的原糧上。不單單是國家臨儲,各地方輪換任務也將相繼展開。有消息稱,輪換為了加快進度,其銷售底價恐怕要比國家臨儲還要低。
綜上所述: 2019年生產的稻谷保護價與2018年水平不變可在側面上保證農戶種植積極性,靴子落地農戶可合理安排生產了。但長期來看,單單依靠政策無法在收益上增加,仍需發展優質稻的種植,這是未來發展的必然。當然種的好還需要賣的好,品牌化是大米行業發展的重點。
相關標簽:大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