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1-06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0月22—26日,記者與部分投資機構、產業企業等共同參加了“廣東、廣西沿海大豆壓榨及飼料加工企業調研”活動,針對上述地區的大豆壓榨、飼料加工及家禽、水產養殖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行了調研。據了解,當前國內大豆供應、壓榨與豆粕、豆油銷售,以及生豬、家禽、水產養殖與需求等領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市場格局也在重構。
A、家畜家禽價格之高令人吃驚
當前,市場參與主體對國內大豆進口數量的變化、豆粕與豆油的產出與需求變化趨勢、豆粕與豆油的庫存及相關企業的開機情況等十分關注,主要原因是這些產品的下游市場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調研中記者發現,在豬肉價格高企的提振下,國內母豬、仔豬及生豬市場變化較大。首先,無論母豬的個體質量如何,只要是母豬,都會被養殖企業盡量保留下來用于繁育仔豬,其價格也在持續上升。其次,國內仔豬售價更是漲幅明顯,如我國北方部分地區一頭生長28日、體重在8公斤左右的豬仔售價在1600元左右,貴州等地一頭仔豬的售價更是高達2200元。最后,生豬市場大豬大量出現。正常情況下,生豬出欄體重在180斤左右,而現在普遍到了220—260斤。生豬出欄體重增加,既有養殖戶惜售的原因,也有豬糧比大幅增長的刺激作用,同時也意味著大豬存活率高、存欄量趨增。
母豬、仔豬及生豬市場的變化若是一個獨特現象也許不那么引人關注,但這一幕在其他家畜與禽類市場同時出現,則不得不令市場格外重視,提醒廣大投資者要重新審視大豆、豆粕、豆油期價的定位問題。
調研過程中,記者與部分飼料、養殖龍頭企業和大型投資機構座談時了解到,當前市場普遍重視對豬肉價格及其他肉類市場形勢的分析,而且需要分析的市場范圍不斷外擴。據了解,由于生豬供應偏緊,南方部分地區豬肉售價已突破了30元/斤,個別地區更是到達35元/斤,這令豬肉市場的替代現象大量出現,直接推動牛、羊、驢、雞、鴨、鵝等家畜與禽類價格揚升,如盛產驢肉火燒的北方某地,一頭毛驢的售價達到7000元,國內很多地區過去沒有人愿意大量采購的淘汰蛋雞的價格則漲到了9—11元/斤,在南方一些地區一只鵝苗的售價為39元。
部分家禽養殖戶介紹,養殖場飼料采購多以成品料為主,今年的采購成本相比去年有所增加。由于非洲豬瘟導致豬肉供給趨緊、價格上升,帶動肉雞、雞蛋、淘汰蛋雞、鵝與鴨價格猛漲,這讓包括鵝、鴨苗在內的很多被涉及的商品價格大幅提高。在廣東一些地區,一只鵝苗售價為39元,往年一只才12元,今年最低也為20元,一對鵝苗的價格則為73—76元,一只鴨苗為8—10元。在一家以養鵝為主的養殖場里,記者發現,這家養殖場是分批養鵝,一批有1000多只,養殖周期大約65天,全年養殖批次為17—18批。隨著禽類替代增加,當地雞、鴨、鵝價不斷上漲,一只成鵝重量約為9斤/只,價格在11元/斤左右,最終利潤在21—30元/只。今年禽類養殖效益相比去年好很多。另外,在當前豬肉價格高企的前提下,只要豬仔的存活能保持在80%左右,一頭豬仔養至出欄還可以掙1500元左右。
一頭豬仔1600元、一頭毛驢7000元、一只鵝苗39元、一斤淘汰蛋雞10元,這最終會導致上游市場如飼料市場、飼料原料市場出現重大變化嗎?對豆粕、玉米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嗎?
“實際上,在生豬存欄量偏低的情況下,家畜、家禽價格再高和豆粕、玉米價格的關系也不大,其中生豬存欄量是一個關鍵變量。”一家年產生豬100多萬頭的養殖企業原料采購部經理老劉告訴記者,期貨市場看的是預期,這么高的肉價、蛋價最終會傳導至飼料原料市場,但這一過程是曲折漫長的。一方面非洲豬瘟疫情雖然得到了控制,但復養速度緩慢;另一方面家畜與家禽養殖飼料中豆粕添加比例不高,期貨市場更多時候只能反映未來需求預期增幅。
不過,在全國各地紛紛出臺鼓勵與補貼政策的前提下,當前生豬養殖戶補欄積極性較高,預計未來我國生豬存欄量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豆粕需求會慢慢增加。
B、大豆及其制品市場發生重大變化
整體來看,近一年多以來,大豆、豆粕與豆油期現貨市場熱點不斷,加上很多產業企業加大了運用大豆、豆粕、豆油期貨和豆粕期權市場的力度,以及宏觀經濟環境多變,國內大豆供應、壓榨與豆粕、豆油銷售等領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市場格局也在重構。
第一,大豆來源趨于多元化。
從被調研的大豆壓榨企業大豆來源渠道分析,當前國內大豆壓榨企業的采購渠道較多,大豆進口來源國主要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部分壓榨企業擁有雙榨能力,可以根據大豆等原料的市場供應變化情況及時調整生產品種。
目前,廣西與廣東沿海大豆壓榨企業大豆庫存普遍不高,后續進口數量也不是十分確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受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一波三折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采購美國大豆受成本因素限制無法進行。二是當前南方地區壓榨企業的壓榨利潤低于北方,部分企業的大豆資源被所在集團公司調往北方地區。三是兩廣地區前一時期是非洲豬瘟疫情的高發區,當地豆粕需求低迷,部分壓榨企業為了規避價格下滑風險主動降低庫存水平。
部分壓榨企業原料采購負責人表示,未來大豆來源不存在大問題,同時隨著中美經貿磋商獲得進一步進展,美國大豆涌入國內的數量會增加。美國大豆整體質量較好,進口成本也低于巴西大豆,預計豆粕、豆油價格等不會得到原料供應趨緊與成本增加的支撐。
第二,大豆壓榨企業開機率正常,壓榨利潤由負轉正。
據被調研的大豆壓榨企業反映,年初至今大部分企業開機率正常,為50%—60%,其中高的開機率為85%。從壓榨利潤來看,除了個別企業前期因庫存的進口大豆成本較高導致壓榨利潤不高以外,絕大部分企業的壓榨利潤為100—160元/噸,北方地區則已上破200元/噸。目前,大豆壓榨企業盈利情況較好,開工積極性比較高。
第三,豆粕、豆油庫存較低,周轉較快。
從被調研的大豆壓榨企業產品庫存與銷售情況分析,很多大豆壓榨企業庫存較低,銷售較為通暢,豆粕與豆油不存在壓庫現象,而且企業的現金流比較好。
“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今年豬飼料銷售不佳,尤其是今年6—8月,廣西等地豬飼料降幅很大,導致飼料企業豆粕采購量迅猛下滑,不過雞、鴨等禽類飼料銷售量大幅增加,支撐飼料整體銷售量不減。”廣西南寧一家大型飼料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之前,該企業日需豆粕200多噸,疫情出現之后,日需豆粕量150多噸,減幅為25%。雖然豬料銷量降幅較大,但由于肉雞、肉鴨等禽類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在當地25%—30%的養豬場改為養禽場的情況下,豆粕在雞、鴨料中的需求增加,彌補了部分豆粕在豬料中的減少量。
近期,由于市場預期未來豆粕需求將不斷增加,很多大豆壓榨企業豆粕遠期基差點價交易量大幅增長。北方地區豆粕現貨價格較低,一些壓榨企業拉貨的貨車需要排隊等待5—6天才可以裝上貨。
第四,生豬復養積極性很高,但復養增速緩慢。
目前,由于豬價一直維持在高位,生豬復養率有所回升,同時生豬出欄體重明顯增加。不過,從實際情況分析,受多種因素制約,當前國內生豬復養增速不高,生豬存欄量增長有限,尤其是兩廣地區生豬復養成功率不是太高。一是生豬散養戶逐漸減少,生豬復養大部分是一些大中型飼料與養殖企業在做。二是市場上仔豬供應偏緊,而且采購成本較高。三是防疫投入成本偏高,一般的養殖戶難以承受。
第五,豆粕市場中間商特別是貿易商生存空間受擠壓,市場銷售結構改變。
從調研情況來看,豆粕市場下游客戶結構變化較大。非洲豬瘟疫情出現以后,個體以及小型養殖戶大幅減少,導致下游中小型豆粕貿易商隨之退出市場。與此同時,當前很多大豆壓榨企業與飼料企業直接實現了貿易對接,這讓貿易商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第六,生豬養殖向大型企業集中,未來豆粕的定價權將由大豆壓榨企業、大型飼料和養殖企業共同決定。
目前,國內生豬養殖企業與養殖戶為了更多更好更快地養豬,已經想出了很多的好辦法。據了解,當前“拔牙法”防疫在很多地區很實用。預計隨著越來越多新方法的出現,以及有效的防疫藥品被開發出來,國內生豬養殖業會得到較快的恢復。
“由于身價高,每一頭豬自然都得到企業的重視與關心,這讓它們的地位不斷上升。”一家飼料企業的銷售經理表示,現在很多上規模的養殖戶都愿意采購大型飼料企業的產品,主要是質量有保障。據了解,當前很多生豬養殖企業的辦公區與養殖區相距都比較遠,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防疫。與此同時,為了給生豬營造更好的生長環境,絕大部分養殖企業是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入的,確實需要進入,也需要先隔離一天或數天,且需要“全面武裝”后才可以與生豬接觸,以免打擾了生豬的生活。另外,由于一些病菌是通過蚊子和老鼠傳播的,當前大部分豬場衛生搞得特別好。
第七,雜粕對豆粕的替代較為明顯,葵花粕在南方市場成為主角。
通過調研,記者發現,雖然當前國內蛋禽肉價格都很高,禽類養殖達到了近年來的高峰,同時水產養殖也在擴張,但豆粕在禽料與水產料中的需求并沒有出現預期的大幅增長,更多的增長來自于雞料。對此,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主要是因為以葵花粕為主的雜粕在南方地區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其優勢是性價比較高。“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一位貿易商告訴記者,葵花粕成為市場主角和豆粕供應不足也有很大關系。另據了解,廣東等地對雜粕進口依存度較高,若后期我國開放進口美國DDGS、高粱等,那么對國內豆粕等飼料原料的需求及價格將產生不利影響。
C、生豬與家禽存欄量增速決定豆粕和玉米價格漲速
從調研情況綜合分析,兩廣地區生豬復養速度緩慢,但家禽養殖的擴張速度較快,飼料加工企業的產品銷售數據佐證了這一點,即豬料銷售不及往年,而雞料與鴨料銷量增長明顯。
業內專業人士認為,在未來我國不放開進口美國產DDGS與玉米、高粱、大麥等前提下,南方地區國產玉米銷售數量存在以較大幅度增長的概率,這會改變當前國內玉米市場“南北倒掛”的格局,也會支持國內玉米價格趨升。而在當地生豬存欄量沒有得到有效恢復之前,加上春節前存欄大豬等被宰殺,當地豆粕需求則存在不升反降的概率,這會令豆粕價格出現一波小幅下滑行情。
“有一種情況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即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地域廣闊,生豬養殖密度低,加上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有力,北方地區生豬復養好于南方地區,而北方地區很多中小型生豬養殖戶偏好于在豬料中加入較大比例的玉米。”老劉介紹,當前北方地區豆粕現貨價格普遍高于南方地區150元/噸左右,以及近日東北等地新產玉米價格走高,均與北方地區生豬復養速度較快有很大關系。
“從我們的投資經驗來看,需求由于一直表現穩定,短期內需求量不會忽高忽低,因此,在農產品市場歷來是供應的增減決定價格的漲跌。在制訂投資計劃時,我們更偏重于對農產品市場供應端的分析。”廣州一家投資機構負責人老韓認為,當前國內豆粕與玉米市場存在供應趨緊問題,未來兩個品種的價格運行趨勢將是一樣的,但價格漲速的快慢肯定不一樣,這將由兩者未來的需求增減來決定,而這又將由國內生豬與家禽存欄量增速的變化等左右。
相關標簽:豆粕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