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27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作為我國第二大口糧作物,產量第三大糧食作物,正在被國家的糧食收儲政策所拋棄。
最低收購價格標準取消已經是必然的結果,就是不知道這個結果會不會在明年發生。小編以為,2020年,國家取消小麥托市政策,國內小麥市場價格整體低于今年幾乎成為定局!
截止目前,全國六大小麥主產區新麥收割基本完成,也就意味著距離2020年全國小麥開始上市銷售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但在此鐘情三農可以基本上做出一個預判,那就是明年我國小麥價格大概率比今年還要更低,其中出現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2019年我國新產小麥上市初期,價格多在1.1至1.15元一斤之間,這個價格水平整體低于2017和2018年同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后期國內小麥價格或有所回升,但整體依舊不及往年。
而到了明年,這一狀況可能還要進一步的惡化,我國小麥托市收購政策的不確定性,也為明年小麥價格整體波動較大奠定了一個市場主基調。
2020年,我國小麥購銷政策或出現重大變動
熟悉我國糧食購銷政策的朋友都應該知道,自從2006年我國全面取消農業稅以后,我國的糧食市場購銷活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和提升,我國的很多糧食市場價格也在那一年開始出現明顯的上漲,這背后就是國家對四大糧食作物進行臨儲收購所帶來的直接后果。當時國家為糧食市場購銷提供了最基本的價格保障和托底收購,在確保農民朋友種植積極性和種植收益穩定的同時,也讓我國的糧食消費產量之間不平衡的狀況日加明顯。
而這一勢頭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到了2014年前后,我國便開始對主要糧食作物的托市收購政策進行調整,首當其沖的便是大豆,在當年我國取消了大豆國儲收購政策,改為了完全市場化收購并加以價格差額補貼的形式。隨后,我國對玉米,稻谷,小麥進行收儲政策的調整或者徹底變革。稻谷和小麥是目前我國為二還繼續實施臨儲收購政策的糧食作物,但是,業內預測這一狀況不會持續太久,隨著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這兩大口糧作物的市場購銷活力將更大層面上有供需關系來決定,而不再是用政策。
預計:2020年我國小麥價格大概率繼續走低
具體一點來說,就是2020年,我國很有可能取消小麥托市收購政策,屆時,國內小麥市場價格將完全由購銷關系來決定,不出意外的話,和當年的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取消玉米現貨價格大跌一樣,屆時國內小麥價格也會出現如此大幅度的波動。
而即便是明年我國小麥臨儲收購政策繼續實施,但是收儲價格標準在今年已經較低的基礎上再度下探,也是一個非常有可能的事情。2017年我國開始對小麥臨儲收購政策進行調整,具體體現就是提高收購質量標準,降低最低收購價格標準,到了今年,我國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已經下調至了2013年同期的水平,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我國如果還繼續實施最低收購政策,那么其收購價格標準很有可能繼續降低。
雖然現在2019年,新產小麥收割已經基本完成,接下來將會進行大規模的入市銷售,但是從今年的小麥市場行情價格表來看,整體不及往年。
相關標簽:小麥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