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1-0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成本增加以及需求疲軟加劇國內面企之間競爭,國家臨儲麥成交量同比大降,國內麥價在經歷階段性走高后趨于平穩。國家臨儲小麥高庫存量及保持周度高投放量將制約國內麥價運行空間。
成本增加及需求疲軟 國內面企間競爭激烈
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等5大類食品266批次樣品,發現食用農產品等2大類食品5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農獸藥殘留、營養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等問題。
隨著國內麥價重心上移,面粉加工企業糧源加工成本增加;由于國內面粉市場消費“旺季不旺”,面粉加工企業開工率同比偏低,需求疲軟加劇面企之間的競爭,面粉加工企業漲價心理較為強烈,但下游經銷商方面多不認可,面粉提價空間有限,面粉加工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
受國內生豬養殖復養影響,近期高蛋白飼料價格居高不下,麩皮市場行情整體較為堅挺。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9月國內生豬存欄環比下降3.0%,同比減少41.1%;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8%,同比減少38.9%。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禽蛋產量同比增長5.5%,牛奶產量增長2.5%;豬牛羊禽肉產量5508萬噸,同比下降8.3%;其中禽肉、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為1539萬噸、458萬噸和330萬噸,分別增長10.2%、3.2%和2.3%,豬肉產量3181萬噸,下降17.2%。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進口豬肉達132.6萬噸,同比大幅增加43.6%;前三季度國內豬肉進口量已超去年全年。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下半年開始國內規模場生豬養殖已經有產能恢復跡象,截至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支持生豬生產的政策。
國內麥價走勢趨于平穩 國家臨儲麥成交量同比大降
近期華北地區麥價整體呈現階段性上漲,引領國內麥價走勢。國內麥價階段性走高提振持糧主體庫存小麥市場銷售積極性,流通市場小麥供需格局趨于寬松,麥價走勢承壓趨于平穩,部分區域面企相繼下調新麥收購價格。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國內小麥價格區間2020-2580元/噸,平均價格2286元/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國內小麥價格區間1940-2795元/噸,平均價格2394元/噸。
據市場監測,截至10月底,江蘇徐州新沂地區質優小麥發貨價2360元/噸,安徽宿州靈璧地區質優小麥收購價2340元/噸,山東濟寧魚臺地區質優小麥收購價2380-2400元/噸,河南駐馬店地區質優小麥收購價2320元/噸,河北石家莊元氏地區質優小麥收購價2400元/噸。
面企糧源采購主渠道來自于2019年產小麥,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量雖自投放以來呈現回升態勢,但“質價”劣勢制約國家臨儲小麥市場有效供給。據統計,自10月9日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198.4488萬噸,實際成交量11.9062萬噸,同比下降54.1802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28-2346元/噸;其中2014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0.3817萬噸,2015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1.0382萬噸,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3.4784萬噸,2017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2.8155萬噸,2018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2.7111萬噸。
國家臨儲麥高庫存高投放 國內麥價上行阻力大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隨著國內秋糧收獲大頭落地,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今年秋冬種的突出亮點是,繼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爭冬小麥面積穩定在3.3億畝以上,優質專用麥比例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近年來國內小麥年度產量持續處于歷史高位,供給量大于需求量導致結轉庫存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小麥加工需求平穩趨弱的情況下。據統計,2019年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9289.9208萬噸,實際成交量209.9938萬噸,同比下降440.453萬噸;截至10月底,國家臨儲小麥(不含2019年產)剩余庫存數量7109萬噸,考慮到國內主產區2019年小麥托市收購量,國家臨儲小麥庫存數量超過9000萬噸。
隨著國內小麥產業鏈主體趨于規模化,麥市購銷模式發生明顯轉變,市場主體購銷預期對麥價階段性走勢影響加大。當前國家臨儲小麥雖保持高投放量,但拍賣底價暫未調整很大程度上制約其市場成交。
考慮到國內小麥市場供給能力、政策導向以及小麥加工需求情況,預計后期面粉加工企業糧源采購仍將主要采取“以產定購”策略,供給端面臨政策調整所帶來的壓力較大,國內麥價后期面臨的下行壓力較大,區域間麥價價差變化將引發小麥跨區域流通。建議后期密切關注國家臨儲小麥成交變化以及持糧主體小麥銷售力度與用糧主體采購節奏之間的博弈情況。
相關標簽:小麥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