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1-2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期,針對新修訂的強麥期貨合約,鄭商所及相關市場機構在我國小麥主產區與主銷區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和宣講活動,同時就近年來我國小麥種植結構、市場供應與需求和政策等方面出現的新變化、新特點進行了解讀,普及與推廣了產業企業利用期貨工具的知識和典型案例,深受廣大投資者尤其是小麥產業企業的歡迎。一位“老小麥”高興地說:“老樹抽新枝、強麥再逢春,預計在廣大投資者熟悉了新修訂的期貨合約以后,強麥交易日漸活躍值得期待。”
A 切合市場實際 鄭商所修訂強麥期貨合約
今年9月24日,鄭商所公布了《鄭州商品交易所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合約》修訂案及涉及強麥期貨交割、交易風險控制等制度,相關修訂案與制度等自強麥2003合約開始施行。與此同時,經研究決定,對強麥期貨相關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漲跌停板幅度和交易手續費收取標準作出調整:今年10月8日恢復交易后,自強麥期貨未出現漲跌停板單邊市的第一個交易日結算時起,強麥期貨2003合約及之后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7%,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5%。此外,自今年10月9日起,強麥期貨2003合約及之后合約交易手續費收取標準調整為5元/手,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收取標準調整為5元/手。這是繼2012年規則制度首次修訂、2014年規則制度二次修訂后的第三次修訂。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小麥育種水平的發展,優質小麥種植面積持續擴大,質量逐步提升,強麥期貨原交割標準中的基準品標的物由優質強筋小麥向優質中強筋小麥偏移,原規則已不能滿足產業企業套期保值的需要。針對以上情況,鄭商所從交割標準、交割流程等方面對強麥期貨規則進行了修訂。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修訂后的強麥期貨交割標準定位更加清晰,交割流程更加順暢,“優質優價”原則將更好地得到體現,有助于強麥期貨功能的進一步發揮。
據了解,新修訂的強麥期貨合約相關制度將較好地解決以往存在的交易標的物不明晰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質檢環節誤差較大導致倉單不確定性大、倉庫交割模式下責任歸屬不明晰等問題。此次修改包括強麥交割標準及配套制度:一是根據現貨品種等級重新梳理交割標準,完善基準品各項指標,設置升水、貼水各一檔,重新劃分升貼水幅度;二是將交割方式由倉庫交割調整為車(船)板交割,增加交割預報,制定純度檢驗機制;三是明確強麥期貨品種定位,收緊限倉。
另外,針對市場關心的強麥期貨交割貨物的純度、檢驗等問題,這次也作出了具體規定。根據現貨貿易習慣和以往交割經驗,將純度定為80%。人工檢驗法方面,借鑒國外經驗,兼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懲罰措施,對主動摻混形成威懾。成立“強麥品種純度鑒定工作小組”,業內專家和計價點工作人員成為備選成員,發生爭議時選取7名備選成員進行檢驗,超過半數成員認定即為合格。
“中國小麥看河南,得中原者得天下。這主要因為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天下糧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小麥種植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益海嘉里集團河南區域總經理房彥江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當前我國大宗農產品已經告別幾千年單純一買一賣的“提籃小賣”經營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門類齊全的農產品期貨市場交易體系,為農民種植結構調整樹起風向標,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賣難”、價格大起大落和“谷賤傷農”的歷史難題。在這個大背景下,依據市場需求,鄭商所經過充分調研,適時對強麥合約規則進行修訂,并推出新合約,其發展前景值得期待。特別重要的是,河南是國內小麥最大的生產省,無論是產量、供應量、需求量,還是下游產品的產量,均居行業前列,在這里聚集了大量的產業企業,“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產業企業特別希望新修訂的強麥期貨合約能成為他們搞好經營的工具與幫手。
“新修訂的強麥合約也將面粉廠作為交割計價點,這非常切合市場實際。”益海嘉里集團糧食部高級經理錢良鑫表示,增加面粉廠作為交割計價點,一方面可以讓面粉廠檢驗儀器齊全、檢驗經驗豐富的優勢得到發揮;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小麥的短倒次數,降低交易成本40—80元/噸。另外,小麥最終的去向是面粉廠,交割計價點設在這里,可以解決期貨小麥的就地銷售問題,讓貨物變現更為方便,最重要的是給優質小麥供應商提供了新的結價工具。
B 昨天譜寫輝煌 今日整裝再發續寫新篇章
“1998年8月,國務院對全國14家期貨交易所進行整頓和撤并,最終只在上海、鄭州和大連各保留一家期貨交易所,期貨交易的品種由35個壓縮到12個,其中上海保留銅、鋁、天膠、膠合板、秈米5個品種,鄭州保留綠豆、小麥、紅小豆、花生仁4個品種,大連保留大豆、豆粕、啤酒大麥3個品種。”鄭商所一位老員工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當時鄭商所的紅小豆、花生仁品種還沒有掛牌交易,綠豆品種保證金提高到了20%,實際上暫停了交易,鄭州只有小麥一個品種在交易,這個品種不但讓鄭商所挺過了那段艱苦奮斗的歲月,而且在隨后的發展壯大過程中,創造出了叫響全球的“鄭州價格”。
2003年3月28日,對于強麥期貨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合約在鄭商所掛牌交易。猶如東風乍起,吹皺了期貨市場的一池春水。優質強筋小麥期貨的上市,是我國期貨市場步入規范發展階段后獲準上市的第一個新品種,對世界第一大小麥生產國和消費國的我國的小麥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
隨后的市場交易情況及形成的社會效應表明,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合約對引導我國小麥種植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還增強了我國小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延伸出了著名的“延津模式”“白馬湖模式”,創造出了叫響全球的“鄭州價格”。
據了解,在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合約在鄭商所掛牌交易的2003年,小麥期貨交易量達到4981.78萬張,創歷史最高紀錄,躍居全球5個國家7家交易所小麥期貨交易第3位,鄭州小麥期貨價格也開始納入世界小麥價格體系。目前,新修訂的強麥期貨合約已經掛牌交易,相信其定能茁壯成長。
今年11月中旬,久旱的北方大部分地區迎來一輪降溫與降雨天氣,雨絲在初冬無聲無息地飄向大地,已播下的小麥種子通過土壤感受到了冬雨的撫摸,身子慢慢膨脹,乳白色的麥芽頂破褐紅色、白色的種皮,從土壤的間隙伸出地面,很快,乳白色的麥芽變成嫩黃色,再變為淺綠色,一點點長高,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
在這個時節,益海嘉里(鄭州)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國投安信期貨、永安期貨等企業和機構在多地舉辦強麥新合約規則培訓會,來自河南、山東、陜西、河北、江蘇等地的小麥收購商、貿易商、糧庫、面粉廠及食品加工廠的代表先后參加了培訓會。雖然初冬季節北方地區天氣寒冷,但每一場強麥新合約規則培訓會、知識宣講會都是人員爆棚,與會專家針對強麥期貨規則修訂情況、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小麥市場形勢、產業企業如何利用期貨工具等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目前,廣大投資者正在慢慢熟悉新修訂的強麥期貨合約,產業企業還在針對新的交割標準與交割標準物內在指標與實物進行對比,大家還在觀察這個“破土而出”的“小麥苗”。相信這棵“小麥苗”在春季將順利返青、分蘗、拔節,最終結出沉甸甸的麥穗。
錢良鑫認為,近年來,我國優質小麥種植面積擴大,優質小麥產量增加,足以支撐起強麥期貨市場的發展,產業企業也更加需要利用期貨工具來規避經營風險。
C 總產增、需求強 強麥期貨活躍的基礎扎實
近年來,我國小麥市場發生的變化,不但表現在種植、供應、需求、質量等方面,而且表現在產業集中度、產業鏈延伸、產融結合等方面,特別是優質小麥,面積擴、產量增、需求強、融資多,是強麥期貨市場活躍的扎實基礎。
錢良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近3年時間,我國小麥產量總體穩定,其中今年產量增幅較大,產量達到1.34億噸。從當前小麥市場形勢來看,呈現出產量增、質量好、結余多、托市量大、價格弱、價差小的特點。
據了解,今年我國小麥總產量出現恢復性增長,基本與前年持平,高于去年,年度結余量在1400萬噸。總產量增加,主要是主產區種植面積擴大,且單產提升。質量較好,主要是去年秋季播種時普遍采用了優良種子。當時,很多主產區的小麥出現發芽現象,農民自留種子不多,秋冬播種時不得不外購種子公司的種子。今年小麥市場托市收購數量預計在2260萬噸。今年新麥上市后,價格整體表現偏弱,但呈現出低開后小幅上漲態勢,其中優質小麥與普通小麥的價差縮小。普通小麥品質普遍較高,優質小麥產量增長較快,二者價差得以縮小。
“小麥市場近年來出現的現象很值得關注。面粉廠的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部分企業、小麥貿易商等由于經營量增加,其對資金的需求更加強烈,他們往往通過場外非標抵押等方式來融資,偶爾會出現合同糾紛。另外,企業在經營中面臨的其他風險也較大,迫切需要市場提供切實有用的金融工具與渠道來解決這些問題。”據河南省金五谷公司總經理李小留介紹,在以往小麥期貨活躍期,很多產業企業把小麥期貨工具運用得十分熟練,后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小麥期貨活躍度降低,產業企業失去了一個好幫手。如今,新的強麥期貨合約上市了,市場對此格外關注,未來的發展前景較為樂觀。
從當前小麥市場基本面分析,產量增、質量好、結余多、托市量大等令價格難有良好表現,預計今后一定時期維持穩中有升格局,但漲幅不足以支付資金占用利息與倉儲費用,貿易商等的日子不會太好過。與此同時,優質小麥與普通小麥、北方市場與南方市場的價差仍在縮小,加上政策性庫存小麥的出庫,小麥跨區流通量也會下降,市場購銷活動預計弱于往年。另據了解,由于前期存貨的貿易商普遍虧損,當前貿易環節小麥存貨低于往年同期,面粉廠的庫存也保持在較低水平。
具體到優質小麥市場,從近年來國內優質小麥的種植、產量、需求及物流變化等方面分析,河南的優質小麥地位不斷提升,當前河南產優質小麥已擠占山東、河北產優質小麥不少的市場份額,是國內最大的優質小麥產區。而且,河南制粉行業發展迅速,大型面粉廠眾多,多數企業有參與小麥期貨交易的歷史。此外,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關機構對面粉等食品原料質量管控的加強,優質小麥需求量越來越大,一些小型面粉廠為了提高小麥制品的品質,也加大了優質小麥原料的配比,優質小麥產業鏈在拉長,市場的投資機會也在增多。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決策服務處分析師齊馳名表示,預判小麥價格走勢,一是供需決定價格,二是政策調控價格,三是心態影響價格。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是我國小麥的重要產區,也是主要的小麥加工區。據不完全統計,上述5省日加工1000噸以上的企業有51家,其中河南日加工小麥26300噸。國內小麥供應普遍過剩,政策鼓勵推廣優質小麥種植,產業企業用期現結合來搞好經營是一個發展趨勢。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出于保證口糧安全的考慮,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日漸完善,短期內直接取消的概率不大,國內小麥市場在一定時期仍具有較強的“政策市”特征,尤其對于普通小麥來說,特征更明顯,產業企業一定要重視小麥最低收購價的“地板”效應和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底價的“天花板”效應。截至目前,明年的小麥最低收購價已經公布,和今年相比沒有變化,預計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底價也不會出現大的調整。從小麥與玉米等大宗農產品的比價分析,非洲豬瘟導致玉米價格走低,小麥替代玉米用于飼料原料的優勢喪失,除了制粉需求較強外,小麥的其他需求領域沒有亮點出現。而從中美經貿磋商等對小麥市場的影響來看,由于存在小麥進口配額限制,國際市場很難直接沖擊國內市場。
“當前強麥期貨交易手續費偏高、持倉限制量偏小,為了更好地培育市場,可以考慮引入做商市,并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一位小麥期貨投資者表示,很多投資者對小麥期貨是有感情的,他們對強麥期貨市場的發展壯大充滿信心。
相關標簽:小麥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