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時間來到九月中旬,正處于新舊玉米交接之際的玉米期貨價創下近年新高的1939后開始回落,一方面臨儲拍賣后期出現“價量齊升”的火熱場面,用糧企業紛紛囤貨待漲;另一方面華北加工企業在新糧上市之初紛紛下調玉米收購價。玉米市場長期供需關系是否轉變,短期新糧上市供給沖擊影響幾何,我們認為影響玉米價格回調空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點。
一、 新季玉米減產不及預期
9月12日農村農業部發布的9月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中指出:8月份全國玉米產區土壤墑情適宜,光溫條件較好,單產數據環比每公頃調增45公斤,因此全國總產量調增至2.13億噸。雖然同比仍然低于上年的2.15億噸,但總減產量繼8月調減至440萬噸后進一步縮窄至280萬噸,可以說前期被市場認可的減產預期正在逐步轉向,關于產量的分歧也成為目前市場參與者主要的博弈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預測今年玉米總消費量也增加620萬噸,從而年度供需缺口擴大至2238萬噸,比上月擴大460萬噸,因此長期來看,玉米市場供需平衡轉換大勢不變。緊接著于9月13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更新玉米供需平衡表,預計今年全國玉米產量將同比略增,達到2.16億噸,一方面東北主產區中遼寧、吉林省今年飽受前期春旱、高溫、強對流天氣以及病蟲害影響,減產已成定局,而另一方面內蒙古、黑龍江地區豐產可能性較大,其中黑龍江省玉米產量增幅最大,超過6%,從減產到增產,超乎市場預期,表現在期貨盤面上便是主力合約2日內從1920下跌至1882,跌幅近2%。從農產品的市場供給面來看,一年一度的供給方式注定了其價格季節性變化的特點,而價格對產量的敏感性不言而喻,縱觀近十年玉米期貨價格表現,九月份下跌占比為80%,當月期望收益率是全年12個月中最低的,僅為-2.11%。
二、看漲預期下商業庫存劇增
隨著臨儲拍賣的進行,在近期反彈的拍賣熱情下,臨儲庫存降至一億噸以下,去庫存效果明顯,那么玉米庫存壓力真的就此減輕了嗎?截至9月14日,2018年臨儲拍賣累計成交7891萬噸,成交率43.90%,成交均價1480.86元/噸,臨儲拍賣庫存9958萬噸,已經降至一億噸以下。隨之而來的并非玉米需求量的突飛猛進,反而是在市場一致看漲預期下的庫存轉移,目前河南、河北、山東新季玉米開始大量上市,供給量持續增多,緩解了前期依賴東北拍賣糧的華北深加工企業供貨壓力。從最近兩周的華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可以看出,跌幅在50-100元/噸,因量定價現象明顯。疊加前期拍賣糧逐步運達,在新陳交替之際,用糧企業庫存呈現劇增,全國玉米形成從臨儲庫存向商業庫存轉換之勢。另一個可以明顯反應庫存壓力數據是注冊倉單量,從大商所玉米倉單統計數據可以看出,9月中旬玉米注冊倉單量已創歷史新高,9月14日玉米注冊倉單量達到59171,是去年同期17935的3.3倍,超出17年5月12日的前歷史最高值27%。產業客戶在近期期貨價格大幅升水的情況下,選擇套保避險也促使了倉單數量的增長,據悉部分交割庫甚至存在庫容緊張的情況,交易所近期也在準備擴大玉米集團交割倉庫范圍,相信今后交割庫庫容將不會成為影響期價的重要因素。
三、非洲豬瘟影響飼用需求恢復
提到玉米消費需求,近期不可忽視的一大影響就是非洲豬瘟,截至9月17日,全國確認發生非洲豬瘟17起,部分省市限制生豬跨省調運,疫情監管趨嚴,隨著農業部將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貼提升至1200元/頭,后續疫情通報情況預計增加。雖然我國生豬存欄正處于下跌趨勢,但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將會加速生豬出欄,對短期飼料消費需求將會有所抑制,剛走過嚴重虧損期的生豬養殖企業補欄意愿或隨之減弱,拖累玉米飼用需求恢復。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