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日,九部門發布《關于切實做好2018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我國北方新玉米“上市季”正式拉開大幕,不過,作為收購主力軍的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今年入市有點遲。
9月中旬,我國北方新玉米“上市季”正式拉開大幕。今年北方主產區玉米收獲時間較往年提前7天甚至10天以上,目前華北部分深加工企業和東北港口開始收購新季玉米,不過,作為收購主力軍的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今年入市有點遲。
近日,九部門發布《關于切實做好2018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由于今年東北玉米開秤價格同比高100元/噸以上,且目前上市數量有限,除華北新糧上市區域外,現貨市場價格整體仍穩中趨強,臨儲玉米拍賣成交近8000萬噸,創下紀錄水平。
新玉米“上市季”大幕拉開
據了解,目前華北新糧價格明顯低于陳糧,但壓力有限。以山東淄博地區為例,當地新糧(水分15%以內)糧點收購價集中在1800~1820元/噸,容重720g/L左右,而當地陳玉米掛牌收購價高達1950~1960元/噸。糧商表示,目前新玉米水分和雜質偏高,是導致糧點新糧收購價與下游企業陳糧收購價之間存在明顯價差的重要原因,一般除雜費用可達60元/噸之多。
進入9月份以來,東北產區遼寧及黑龍江部分早熟玉米已經上市,其中黑龍江雙鴨山地區2018年產新玉米裝車價在1700元/噸左右,遼寧30%水分新玉米收購價在1360元/噸左右,較去年同期上調約70元/噸。
據了解,遼寧及吉林傳統主產區本年度受干旱影響明顯,部分地區禿尖普遍,籽粒容重同比下降。減產預期進一步增強新季玉米高開的市場預期,預計吉林大部分地區玉米收割工作將在國慶節前后啟動,短期新季玉米上市量仍然有限,預計國慶節后新季玉米將進入集中上市階段。
東北深加工收購姍姍來遲
去年9月7日起,吉林燃料乙醇最先掛牌收購新玉米,截至2017年9月21日,便有6家東北深加工企業收購新玉米。今年我國東北地區最早掛牌收購新玉米的深加工企業是富錦象嶼,9月14日起20%水分新玉米收購價為1460元/噸,較去年遲了一周,這與今年局部地區新玉米減產預期和補貼可能取消的預期有關。
同時,國內玉米淀粉報價窄幅震蕩,東北淀粉副產品報價偏強,吉林企業每生產1噸玉米淀粉理論盈利194元,山東企業約虧損5元;國內玉米酒精及DDGS價格以穩為主,拍賣玉米成本上升,黑龍江西部每生產1噸玉米酒精理論盈利約865元/噸。從品種來看,酒精行業效益明顯好于淀粉;從區域上比較,東北深加工企業明顯好于華北,然而,去年此時關內外玉米淀粉利潤均保持在100元/噸以上。
總體來看,今年我國深加工企業啟動掛牌收購新玉米的時間較去年偏晚,部分產區新玉米產量預期下降,收購價高開而補貼政策可能取消,導致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定價謹慎。不過,新玉米批量上市后,預計深加工企業依然是市場收購主力軍,因為有新建產能需求和較好利潤支撐。
2018年秋糧收購工作啟動
隨著東北新季玉米陸續上市,九部門聯合發文啟動2018年秋糧收購,防止農民出現賣糧難。
文件再度明確今年東北玉米收購將延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機制(2016年以來已連續3年),年初曾明確出于調整種植結構的目的玉米每畝補貼低于100元,大豆補貼高于200元。不同的是,今年我國金融保險業能否成為保障農民種糧收入的助力,實施效果值得關注。
另有傳言稱,臨儲玉米拍賣時間可能延長至11月份,去年10月底已結束,這意味著臨儲玉米瀉庫真正進入快車道,但若真的延長還需要下游消費、包括進口方面的配合。
市場正式進入“迎新”階段
8月中旬以來,我國北方港口玉米庫存量呈現逐日下降的趨勢,截至9月7日當周,遼寧錦州、鲅魚圈兩大港口日集港量維持在1萬噸左右,但港口庫存已逐步下降,其間下海量可見一斑。與此同時,南方港口玉米庫存總量沒有明顯下滑,但進口谷物庫存數量已開始下降,尤其是進口高粱和玉米已鮮有到貨預報,國內市場正式進入“迎新”階段。
據了解,截至目前,北方港口玉米庫存由8月10日當周最高的393萬噸下降至320萬噸,單周散船走貨量達到54.2萬噸,僅次于7月20日以來的單周高位。從歷史記錄來看,每年9~10月是國內玉米市場新陳交替階段,北方港口庫存一般會處于年度低位,今年北方港口庫存下降遵循了這個規律,但此階段庫存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且為歷年同期高位。
目前,南方港口進口玉米庫存已逼近“零”點,其中廣東港口高粱庫存9.7萬噸,大麥28.2萬噸,玉米0.8萬噸,合計庫存38.7萬噸。截至9月7日,南方港口內貿玉米庫存為77.6萬噸,去年同期為45.1萬噸。
拍賣累計成交近8000萬噸
截至9月14日當周,臨儲玉米拍賣投放795.3573萬噸,成交392.8253萬噸,成交率49.39%。其中,黑龍江玉米成交102.6049萬噸,吉林成交188.8544萬噸,遼寧成交48.1524萬噸,內蒙古成交53.2136萬噸;一等玉米成交134.7928萬噸,二等玉米198.0506萬噸,三等玉米53.8933萬噸,四等玉米6.0886萬噸;2014年產玉米成交38.0223萬噸,2015年產354.803萬噸。今年拍賣以來累計投放1.8億噸,成交7922.033萬噸,成交率44%。
9月14日當周,臨儲玉米成交均價較上周小幅下調10~20元/噸,黑龍江和內蒙古三等玉米成交均價微幅抬升,主流集港成本在1650~1730元/噸之間,東北深加工企業三等玉米成本在1440~1530元/噸之間。
價格持續上漲無充足信心
展望后市,今年我國北方新季玉米上市開局良好,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普遍高開,給予新陳糧無縫對接機會。不過,對于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無充足信心。
一方面,8月下旬至今,臨儲玉米拍賣持續呈現“量價齊升”局面,卻也成為市場的一個潛在“危機”。近日有傳言稱今年玉米競拍預計將持續到11月份,但此消息尚未證實,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近兩周以來,南方已經沒有進口高粱和玉米到貨,且這一現象可能會貫穿整個9月份,未來一周大麥到貨量在十幾萬噸。從這一點來看,傳聞中臨儲玉米拍賣“加時”1個月、延至11月也并非不可能,若按照周成交量350萬噸計算,今年玉米臨儲拍賣成交總量將達到9980萬噸,10月底臨儲拍賣結束,部分產區新糧開始上市,再加上尚未出庫的將近3500萬噸玉米(按照出庫率65%計算)以及臨儲庫8000萬噸的政策糧,屆時龐大的供應壓力或將限制玉米價格上漲高度。
另一方面,8月份開始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成為打壓玉米飼用消費的一個關鍵因素,若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影響后期生豬存欄水平,進一步導致玉米飼用需求下滑。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