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0-28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18年玉米拍賣數量超過1億噸,2019年僅成交2200萬噸左右,令市場人士大跌眼鏡。玉米市場總是云里霧里,讓人難以捉摸。為何去年火爆的市場今年卻戛然而止?短期玉米市場供需格局或已再度逆轉。
玉米詭異,始料未及;市場多變,年年有別。
2018年玉米市場之火爆,拍賣數量超過1億噸,大大出乎市場預期;2019年玉米市場如此之低迷,臨儲拍賣僅成交2200萬噸左右。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變化呢?就在人們已經在為玉米市場化改革和去庫存成功而歡呼雀躍、期待玉米庫存快速消耗之后玉米市場化進程滾滾向前之時,市場卻再度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走勢與人們的想象背道而馳,眾多市場“老手”因此損失慘重。
臨儲玉米庫存狀況透露巨大供需變化
過去幾年,玉米收購端基本實現了市場化,但在銷售端仍然是政策銷售和市場化銷售并存的格局,某種意義上說在玉米干糧期的銷售領域,客觀上存在著政策糧食銷售與市場化銷售的競爭行為。從供需角度看,年度內臨儲玉米的銷售空間就是市場客觀存在的產需缺口數量與市場囤積意愿所導致的市場結余庫存變化量之和,或者說這就是玉米可以去庫存的年度總量。
近幾年我國臨儲玉米結余量的巨幅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玉米供需的巨大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帶有急轉彎和反復性質。2015/2016年度之前臨儲玉米出現連續6年的凈結余增加,之后臨儲玉米凈結余則為負數,而且在數量上這種變化也是劇烈的。
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量較前些年明顯下降,尤其是較上年下降幅度巨大,降幅接近80%,這發生在玉米大幅減產的背景下值得人們深思。從自然年度看,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總量僅為2200萬噸,較2018年1億噸的拍賣量大幅減少,較2017年5000萬噸的銷售量也減幅很大。從數量上看,2019年拍賣量較2018年拍賣量減少近8000萬噸,數量巨大。
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下一年玉米市場是否還有缺口?是否需要臨儲玉米拍賣?臨儲玉米剩余數量多在偏遠地區,且存儲時間較長。市場預計,不含中央儲備和一次性劃轉儲備,我國臨儲玉米庫存仍有5000多萬噸,均是2015年及以前產玉米。從區域分布上看,臨儲玉米絕大部分在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北部等東北地區北部,交通和運輸條件相對較差。從存儲時間上看,明年這些玉米將達到或超過5年,客觀上需要玉米去庫存,如何去庫存是方式問題。此外,明年一次性劃轉政策儲備庫存也已達到4年時間,客觀上也需要以合適的機會進行輪換或銷售。因此,政策性玉米儲備充足,且有去庫存壓力,下一年我國玉米市場供應是充足的。
玉米產量同比持平或出現恢復性增長
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玉米產量數據,對過去多年產量進行一次性調整,累計上調產量達3億噸,最大年份調整幅度達到4400多萬噸。這次調整令市場措手不及,但這也證實了此前市場人士做出的產量被嚴重低估的判斷。
由于國家統計局對玉米產量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導致國內玉米市場供需平衡分析的體系出現嚴重混亂和錯位。因為國家統計局僅對玉米產量進行了調整而對玉米消費的相關數據沒有調整,因此以前市場中存在的所有的玉米供需平衡表,在新的玉米產量數據條件下都變得不再平衡。
供需平衡表不平衡,市場分析沒有了“定準星”,出現巨大分歧,許多市場分析師開始嘗試進行調整各自的供需平衡表,五花八門的平衡表便堂而皇之地問世了。一些分析師為了避免發生矛盾,索性將以前供需平衡表數據暫時擱置不做調整,僅給出最近兩年的玉米供需平衡分析,其結果是數據出現斷崖或平移。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