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魚種的來源
現在正值高溫季節,氣溫很高,魚種體質較弱,一般不便于長途運輸。補放魚種的來源,多在當地調劑解決,也可就近在天然水域中捕撈。要求魚種的捕撈地點離放養地點很近,捕撈與放養應緊密銜接,魚種離水時間不能過長最好是邊起捕邊放養。若一時做不到,可先用網箱暫養或攔在拉網中進行操作,但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小。嚴禁魚種離水操作。
2、魚種的捕撈
魚種的捕撈及入養應始終堅持快捕輕放的原則。捕撈時,必須小心謹慎,緩慢操作,盡量不要傷及魚體。捕撈時間可確定在早晨及晚上天氣涼爽時進行。捕撈工具應選用大拉網、套網等不傷魚體的工具。同一水體的捕撈,拉網次數不能過多,以起魚類浮頭,造成死亡。絲網會傷害魚體,使魚鱗脫落,不要采用。干塘捕捉會使污水嗆死魚類,也會因水淺灼傷魚體,最好也不要采用。對于吃食性的魚類,可在投喂時,用藥餌引誘,將網具攔截在其活動路線上,進行集中捕捉,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捕撈方法。
二、魚種的放養和管理
1、放養前的準備
魚種放養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檢查進出水口是否完好,防止滲漏。如發現問題,應立即解決;其次要對放養的水體情況進行觀察,尤其要對池塘逃魚狀況進行了解,以摸清底細,便于確定放養品種和放養量;最后還要對水體進行一次改良。由于現時氣溫高,水體普遍渾濁,水中污物較多,水質很差,病菌容易繁殖,應用生石灰或明礬等化水潑灑,澄清水體,凈化水質。若水體偏瘦,還要略施肥料,培養水中天然餌料。
2、放養操作
為了減少放養死亡,確保放養效果,應進行補放魚種的選擇。選擇的魚種要求鱗鰭完整,跳躍有力,游動活潑,體質肥大,無病無傷。對魚體瘦弱、反應遲鈍、體表充血及有機械損傷的魚種都應剔除。放養的品種可根據魚種的來源及放養需要而定,但放養規模應以大為好,放養密度可堅持稀放為原則,以便使年底的成魚都達到商品規格,減少因生長期短而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養殖效益。放養時,魚種必須經藥物消毒后,再放入水體,以防魚體帶病入池,引起魚病傳播。一般可用2%~3%的食鹽水或1ppm~2ppm的晶體敵百蟲等藥液浸泡3分鐘~5分鐘。
3、放養后的管理
魚種放養后,要根據放養的品種、數量等情況,認真做好投餌、施肥、水質調節、魚病預防等項工作。飼料一般以精料為主,以加快魚體的生長。日投喂量以池魚總重量的5%~8%較為適合,具體以投喂后略有剩余為度。若池中放養鏈鳙等肥水魚較多,可增施肥料,施肥應少量多次為原則,有機肥要經充分發酵后施入水體,畝施放量為50公斤~100公斤;化肥可用碳銨(每畝5至8公斤)或尿素(每畝3至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改善水質。在放養后7天~10天內,再用強氯精(0.3ppm)、漂白粉(1ppm)等潑灑,以殺滅細菌;同時可間隔使用晶體敵百蟲(0.4ppm)、硫酸銅(0.5ppm)和硫酸亞鐵(0.2ppm)合劑潑灑,以殺滅寄生蟲,有效地防止魚病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