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切花月季是鮮切花最主要的種類之一,世界各地培育的品種多達8000種以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產月季鮮切花將大有前途。
月季屬薔薇科薔薇屬,有刺灌木,枝條直立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花單生莖頂,花瓣多數,重瓣型,花色花型多姿多彩。月季性喜溫暖、陽光充足,不耐高溫,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微酸性或微堿性部能正常生長。最適宜的生育溫度為白天20℃-27℃,夜間l5℃-l8℃,在5℃左右也能極緩慢地生長開花,但低于5℃;即進入休眠或半休眠狀態,30℃以上高溫與低溫潮濕環境則病害嚴重。空氣相對濕度70%-75%。
一、定植前的土壤準備
l、基質改良切花月季一旦成活,生長期可達4年-7年,根系深入土層深而廣。種植畦需深翻,深度達35厘米-40厘米,并結合翻地施入基肥以改良土壤,一般180米2(標準大棚)施堆肥1200公斤-1500公斤,堆肥以豬糞為主,加入骨粉10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礱糠50公斤,粘性很重的土壤可以加大粗砂、鋸末、稻糠等與土壤充分混合以改良土壤。
2、整地作畦施入基肥后整地作畦,6米寬大棚作四個畦,畦寬70厘米,畦高20厘米-25厘米,溝寬60厘米。
二、種植密度
每畦栽兩行,株距20厘米,每個標準棚用苗1150株左右,平均6.41株/m2。
三、定植
1、時間2月-3月,也可以推遲到4月。
2、定植方法適當剪去粗根弱根,保留2張-3張完全葉(五小葉)打頭。根系蘸泥漿,向四周散開,苗木嫁接部位應置于土表上1厘米-2厘米,接口朝南,接穗垂直向上,將土略培于接口部位,土壤澆水沉實后,松土整平。若運輸中根系見干,定植前把根系放入水中浸泡24小時-48小時,吸足水分后再植。
四、定植后管理
l、枝葉空間調控定植后的3個-4個月為營養體養護階段。隨時將產生的花蕾摘除(不使花蕾大于0.5厘米-0.6厘米)。從接穗上萌發的枝條根據長勢強留雙,弱則留單(一般留單),第二次萌發枝條后則應留2枝-3枝徒長枝作開花母枝,然后對開花母枝留50厘米打頂,從其上萌發的枝條則為開花母枝。對于早期的花枝也可從基部第二完全葉處折枝下伏至地面,保留葉片,讓其進行光合作用。完成枝葉空間一般需要一年左右時間。
2、架網植株長到一定高度開花枝易倒伏或彎曲,有的品種枝角開張度較大,應在畦兩邊豎枝張網,網寬依畦面而定,一般網張宜為18.5x18.5厘米,兩端立桿,高1.8米-2.3米,兩側用尼龍繩將網隔目相穿,兩端拉緊使網張開,可上下移位。
3、地面覆蓋地面覆蓋稻草、麥秸、鋸木屑、棉子殼等,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發,減少灌水次數,弱化地表沖刷,補充CO2氣源,緩沖溫濕度。
4、澆水最好用滴灌,若用軟管澆水,管口要緊貼地表,中壓噴灑,盡量不要淋濕葉片。
5、施肥切花月季需肥量較大,以有機肥為主(基肥),另外需施一些化肥,補充有機肥中礦質元素的不足,特別是鉀肥。一般是在每次澆水時補充施入,如KH2PO4,也可配成液態肥追施,濃度一般根施為1%-2%,葉面噴施為0.1%-0.2%。在進入生長期應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
6、通風與降溫當大棚內溫度高于28℃時,要及時通風,在夏季應適當遮蔭降溫。
7、日常修剪管理及時檢查,除去開花枝上的側芽與側蕾,及時除去砧木發出的芽及接穗上的根。根據不同枝條發出的新枝作不同處理,及時除去病葉、病枝,修剪時,留外向芽。
8、切花枝的剪取切花月季枝條較長,節間數多,標準開花枝有葉10節-14節以上,剪取花枝時盡量長剪,但也要兼顧下次開花枝生長的快慢,從基部向上數2片-4片葉處剪開花枝,若開花枝較短而開花母枝又較多,在剪取花枝時也可以略帶一段原有開花母枝的莖段,使新花枝由開花母枝上再發,但萌發較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