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害癥狀:子葉和幼苗葉片上病斑近圓形,褐色,外圍有黃色暈圈,病斑背面灰白色,成株葉片病斑多角形,褐色,有黃色暈圈。在病斑上長有許多小黑點,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多雨潮濕時病斑可脫落穿孔。嚴重時病斑可匯合,整個葉片枯死。莖和葉柄上病斑狹長條狀,褐色
病原菌形態特征:為半知菌亞門真菌(SeptoriahelianthiEll.Kell.)。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鞭狀,無色透明,微彎,基部鈍圓至圓錐形,頂端略尖,2~5個隔膜。
發病特點:病菌主要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病害發生與降雨密切相關,7一8月上旬連續降雨12天(中間隔1~3天),平均溫度21~23度,降雨量大,夜間露水大,葉面較長時間保持有水淌,病害發展快,危害重。重茬地、低洼地發病重。在品種方面,免役品種有白葵雜l號、明尼蘇達、保2、青海曲勾和黑青岡等,抗病品種有阿勒太、小黑桿等。而早熟2號、匈4,遼42、遼43、白葵1號、白葵3號等為高感品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