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雙低油菜為直根系,移栽后,主根折斷,側根大量發生,增加吸收水肥能力,從而加速莖葉生長和花芽分化,為“兩高一優”農業打下基礎,同時解決了油棉兩熟和油稻三熟的季節矛盾,便于田間管理,比直播增產二成至五成。
油菜苗的大小和素質的好壞,對移栽的成活率影響很大。壯苗標準:根莖粗壯,細根多,扯苗能帶土,綠葉6片~8片并密集叢生,苗高20厘米~27厘米,葉柄與葉身等長,無病蟲害,無黃葉。油棉兩熟田和前作紅薯田、花生田、黃豆田、芝麻田等移栽的油菜苗,要求具備“三個6”,即6片葉、6寸高、根莖粗0.6毫米;油稻三熟田和蔗油兩熟田以及黃紅麻田移栽的油菜苗要求具備“三個7”或“三個8”。
前作收獲后,應及時耕翻兩三次,特別是水稻田更應早耕,采取深溝窄廂和高壟栽培。旱地要做到上虛下實,土細廂平,如土壤缺墑可栽前鎮壓。移栽大田要重視施足底肥(實踐中很少做到這一點),切不可無肥移栽,一般畝施農家肥2500千克~5000千克、碳銨30千克~40千克或尿素15千克~20千克、磷肥20千克~25千克、鉀肥8千克~10千克、硼肥1千克,再混合3%呋喃丹2千克(殺治地下害蟲及蚯蚓、根蛆),在整地時均勻撒入并翻到耕作層里。
油菜最佳播種時間為9月上中旬,移栽時間為10月上中旬,最遲不超過月底(針對一些遲茬田),早栽比晚栽產量高。移栽起苗應不傷葉、少斷根、多帶護根土,要栽直、栽正、栽穩,不露根莖,不埋心葉,并做到不栽混合苗(大小一起)、隔夜苗、吊氣苗、濕土苗、露水苗、彎根苗。移栽方法可平栽、溝栽、壟栽,季節緊時還可以板田移栽(栽后必須提早管理)。人多田少地區還可采用“一個坑、一棵苗、一把肥(渣肥);一瓢水”的移栽方法,對于培育壯苗奪高產十分有利。
雙低油菜由于枝葉繁茂和秋發栽培,其移栽密度應比常規栽培(冬發栽培)稍稀為好,密度為畝植6000株~8000株,早播早栽、中遲熟品種、旱地肥田和兩熟茬口則稀;反之,遲播遲發、早熟品種、水田瘦地和三熟茬口則密,株行距為30厘米~40厘米~25厘米~30厘米。旱地宜采用寬窄行移栽,水田宜等行密株壟作栽培,冬季北風多,為了防寒保溫,行向以南北為好,山區丘陵地順谷風較強,應順谷作畦移栽,以防凍害和倒伏。
雙低油菜移栽后,到花芽分化需40天~50天,此期正是油菜冬前有效生長時間,所以栽后必須加強早管,使油菜在冬至前達到“七八葉、墩實苗、不抽薹、不黃葉”的良好長勢長相,為春后早發高產優質打下基礎。其栽后管理措施如下:
早施苗肥,促葉增根:移栽返青后,每畝應立即追施碳酸氫銨10千克~15千克或復合肥8千克~10千克,條施或穴施,促使多出葉、長大葉、早開盤;如底肥中磷鉀肥不足,還應同步補施磷肥8千克~10千克、鉀肥4千克~6千克,與氮肥混合(應隨混隨施)施入,隨后蓋土壅根,保墑保肥促健長。
中耕除草,破板增溫:冬前中耕除草兩三次,尤其是水田板栽油菜,既可破除板結滅茬,又可滅草提溫助長,是冬前培育壯苗的有效措施。如雜草較多,也可選用高效蓋草能、威霸、精禾草克、精穩殺得來防除禾本科雜草,選用高效高特克、好實多等除草劑來防除雙子葉雜草,均對水在行間定向噴霧即可。
及時灌排,抗旱防漬:油菜移栽后要及時澆定根水,保持土壤濕潤,促進早活棵早抽葉;如秋旱嚴重,要及時進行溝灌或噴灌,使油菜在冬前有效生長期內茁壯成長,多積累養料。如遇秋雨連綿,也要及時清溝排漬,使根系保持正常生命活力,不致過早衰竭。
防治病蟲,減少損失:病毒病可選用1000倍病毒斃克、小葉靈、強力保豐靈噴治。蚜蟲、菜青蟲等,可選用1000倍除盡、功夫、奇高、萬靈噴殺。如病蟲同時發生,可任意選擇以上防治病蟲藥劑各一種,隨混隨用,便可達到良好防治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