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雜選1號是貴州省種子總站李厚英研究員用核不育兩用系156A-3作母本,92-6品系作父本選配育成的優質雙低甘蘭型油菜新品種。
特征特性苗期葉色較濃綠,葉面無刺毛,葉緣缺刻淺。株高200~210cm,分枝高度50~6Ocm,一次分枝7~8個,二次分枝6~9個,單株有效角果400個左右,主花序長65cm左右,角果中長,每角18粒左右,千粒重4g左右。雜選1號屬早中熟甘蘭型油菜,全生育期220~240d(育苗移栽),比對照油研7號略早熟,較中油821早熟4~5d。據貴州省理化測試中心測定,芥酸含量為0.084g,硫代葡糖苷為11.9umol,符合國家規定的雙低標準。含油量為40.70%~41.67%。該品種根系發達,莖稈健壯,株型緊湊,較耐肥,抗寒性、抗菌核病、病毒病等與對照油研7號相當,生長后期不早衰,適應性廣。
產量表現:1997~1998年2年在貴州省6個地州市油菜主產縣試驗示范133.33hm2,畝產為165.8~203.Okg,比同田栽培的油研7號(對照)增產2.40%~8.42%。1998~1999兩年參加省區試A組中居首位,平均畝產分別為146.93kg、148.61kg,比油研7號增產8.00%和30.35%,同時生產試驗結果,雜選1號比油研7號增產15.4%,平均畝產155.22kg,排名第1位。1998~1999年在省7個地州市33個縣試驗示范,面積0.13萬hm2,平均單產為135~223kg,比油研7號增產1.74%~2.63%,1999年秋播該品種在貴州省推廣種植25萬多畝。
培育者貴州省種子總站李厚英
地區及技術適合云、貴、川及長江中上游等稻區種植。雜選1號需適時播種早管,充分利用秋溫培育壯苗,促進秋發,搭好苗架十分重要。該品種對硼肥較敏感,應注意施硼。1.適時早播。貴州低熱地區(600m左右)宜9月中旬末至下旬初,溫熱地區(800~1000m)9月中旬,溫涼地區(1000m以上)9月上旬播種育苗,直播宜10月上中旬播種。2.合理密植。畝播種量0.8kg,一般畝移栽苗數7000~8000株為宜,單株定植,大小苗分類栽,若播種偏晚,肥水管理水平不高的畝移栽1萬株左右,掌握在4~5葉期移栽為佳。3.施足底肥。中等肥力田施農家肥1000kg,過磷酸鈣25~30kg,硫酸鉀6~8kg,硼肥0.5kg作底肥。4.加強田管。苗期早勻苗定苗,追施苗肥。移栽成活后淺中耕施用苗肥,冬前深中耕結合培土施臘肥防凍,苗期、蕾蔓期各噴施硼肥1次。如果生育前期遇長期干旱,注意抗旱促根。對苗期菜青蟲、蚜蟲、跳甲要早治聯治。春后及時清溝排水,花期摘除下部老病黃葉防敗根和菌核病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