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油菜不同生育時期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
油菜在營養生理上具有自己的特點,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對氮、磷,鉀三要素吸收量大,對磷鉀反映很敏感。但它的養分還田率很高,大約有80%以上的養分以落葉、落花、殘茬以及菜餅的形式還田,因而有利于保持土壤養分的平衡。甘藍型油菜每畝產100―150公斤的生產水平,每生產100公斤,植株體各器官和菜子本身需要吸收氮素(N)10.1公斤,磷素(P2O5)3.9公斤,鉀素(K2O)9.4公斤。油菜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1:0.5:1。但在不同生育時期,其需要量有差異。
――秧苗階段。在適時播種的情況下,該生育期一般為35―40天。此階段氣溫較高,一般出苗后4―5天長l片葉,吸收氮素占全生育期的7.2%,吸收的磷和鉀素分別占全生育期的2.2%和5.6%。這階段吸收的養分雖然不多,卻是培育壯苗的重要階段。
――大田苗期階段。此期從移栽后到現蕾前,一般100天以上,如為直播油菜,苗期為130天左右。苗期干物質積累占總干物重的20%以上,吸收的氮素占全生育期吸收氮素總量的36%,磷素和鉀素各占20%。這個生育階段的時間長,并經歷2個月的低溫階段,需要吸收較多的營養元素,是需肥的重要時期。
――薹期階段。自現蕾后到始花期,是油菜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以營養生長為主的時期。油菜生長迅速,抽薹生枝,葉面積大幅度增長,到盛花期葉面積指數達一生中最大值。花芽分化由弱到強,由慢到快,特別是在第一次分枝上的花芽分化數急增。這個階段約經歷30天,是一生中吸收氮素和鉀素最多的時期,其中吸收氮素占全生育的45.8%,吸收磷素占21.7%,吸收鉀素占54.1%.此階段氮、磷、鉀營養供應充足與否,對單株有效分枝和角果數有重要影響。
――花期到成熟階段。此階段指始花到成熟所經歷的日數,一般是50天以上,是生殖生長最旺盛時期,此期對氮鉀養分的吸收積累相對較少,但對磷素的吸收量為一生中的最高峰,吸收磷素占全生育期58.3%,氮素占10.3%,鉀素占21.7%。該時期以碳素代謝為主,磷素的同化和積累在莖部、角果中形成高峰.角果表皮和莖的光合作用所積累的有機物質逐漸轉運到種子中貯存。據分析,成熟期種子內氮素和磷素含量各占植株總量的1/2左右.但是,如果后期施用氮肥過多,會造成貪青,種子不飽滿,秕粒增多,脂肪含量下降。因此,需要充足的磷素,以促進種子中脂肪的合成與轉化,提高種子含油量。
優質油菜的施肥原則與施肥技術
在施肥原則上要提出經濟施肥與平衡施肥和三要素配方施肥。在施肥技術上,應改變過去重視追肥,輕視底肥;重視薹肥,輕視苗肥;重視氮肥,輕視磷、鉀肥的“三重三輕”傾向。
施肥原則。
――提倡經濟施肥與平衡施肥:油菜需肥量大,所需營養元素齊全,但也不是施肥量越多,產量越高,油菜產量與施肥量之間,一般遵循肥料效應遞減率,在不同肥力基礎上,增施等量肥料,其增產效果是不同的。據江蘇農科院報道,在沒有施氮肥條件下,每畝施用10公斤純氮,折合每公斤純氮能增產4.33公斤菜子;而在已施10公斤純氮基礎上,再多施0.67公斤純氮,則每公斤氮素增產只有1.81公斤菜子。所以在肥料較少的情況下,將肥料集中少數創高產,不如施于較多的田塊達到平衡增產。
――配方施肥:主要是指在測定土壤的基礎上,根據土壤的肥力狀況,其氮(N)、磷(P)、鉀(K)、硼(B)等元素的虧缺程度和作物的需肥規律,確定施肥的種類、數量和時間。改變過去的盲目施肥,單一施肥的習慣,達到最好的效果,既降低了成本,又獲得較好產量和品質,同時培肥了土壤。據湖北省孝感等5市(縣)12個點示范比較,配方施肥和單一施肥試驗結果,配方施肥平均每畝氮肥10.8公斤,氮、磷、鉀之比為1:0.51:0.51,平均每畝產菜子107.9公斤,比習慣施肥(平均每畝13.7公斤,氮、磷、鉀比為1:0.26:0.29)者平均增產菜子72.4公斤。
施肥技術
――施肥用量:根據“雙低”油菜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偏低,氮肥的施用量不能大少,以免生長不起來;但也不能施用過多,以免招致病害的發生,影響產量.磷、鉀、硼肥要適當多施,以促使其健壯生長。據湖北省浠水縣1989年和1990年對250個農戶的施肥情況調查,平均每畝施用純氮為12.25公斤,磷為6.63公斤,鉀為8.8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為1:0.54:0.72,硼肥每畝施0.6―0.8公斤,基本滿足了每產125公斤左右菜子所需要的營養成份,其明顯的特點是磷、鉀、硼的用量比例比過去普通油萊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肥料配比:不能光施氮肥,要注意磷;鉀和有機肥(農家肥)結合,這是對優質油菜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則.湖北省武昌縣對“雙低”油菜進行氮、磷、鉀配比試驗結果,氮、磷、鉀齊全的產量最高,比只施氮、磷的增產17.5%,比只施氮、鉀的增產29%;只施氮、磷比只施氮、鉀的增產10.2%.以三要素配合最好,其次是氮、磷配合施用。
――施肥時期:強調重施底肥,增施早施苗肥,早施薹肥,其中磷、鉀、硼一般一次底肥,氮肥則要分次施用.據多年試驗研究結果,氮肥以底5、苗3、薹2比例施用為最好;比底3、苗4、薹3的增產18.1%;比底7、苗2、薹1的增產28.3%。
重視硼肥.
在大田作物中,以油菜對硼最為敏感,而雜交油菜對硼更為敏感。在缺硼地區種植優質“雙低”油菜,由于施硼措施未跟上,造成“花而不實”,而產生嚴重減產的教訓是深刻的,故要特別重視硼肥的應用。
――底施硼肥.在嚴重缺硼(土壤水溶性硼含量<0.2毫克/公斤)和中度缺硼(土壤水溶性硼含量0.2―0.5毫克/公斤)的田塊,每畝底施硼砂0.5―0.75公斤;潛在缺硼(土壤水溶性硼0.5―0.7毫克/公斤)的田塊,每畝底硼砂0.3―0.5公斤;一般在油菜移栽或直播時底施。由于硼砂(或硼酸)對種子發芽和幼根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應避免硼肥與種子和幼根直接接觸,最好與有機肥結合使用。
――葉面噴硼。適于輕度和中度缺硼土壤,冬油菜苗后期(花芽分化以后)和抽薹期是噴硼的關鍵時期,應分別各噴施一次。硼肥噴施濃度為0.2%的水溶液,每畝用量0.4―0.5公斤。
――結合施硼。在土壤瘠薄,缺磷鉀肥的土壤上,硼肥應與有機肥和氮磷鉀化肥配合使用。
――特殊情況下更應重施硼肥。在干旱地區和干旱季節或土壤易淋失的砂土地區應更加重視施用硼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