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株發病率高達10%~30%,嚴重的達80%以上。油菜受菌核病危害后,以莖稈受害最重,嚴重時造成莖腐,植株枯黃,結莢不實,后期倒伏,將嚴重減產,菌核病已成為油菜生產的一大障礙因素。
有農業部網站消息說,今年菌核病在長江中下游油菜產區偏重發生。對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油菜專家胡勝武指出,防治油菜菌核病,首先要從源頭抓起,要嚴把品種關,選用抗(耐)病品種。甘藍型油菜的抗病性一般較強,在甘藍型油菜中,又以分枝部位稍高、分枝角度較小的品種抗病性較強。目前,陜西渭北旱塬可選用甘雜1號、單雜1號為主栽品種;關中灌區以秦優7號、秦優8號、陜優9號為主栽品種;陜南漢中、安康以秦油7號、秦研211、中油雜2號、德油8號為主栽品種。其次,要做好農業綜合防治工作。減少初次浸染源,實行稻、油輪作,旱地應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選留無病株留種。改善油菜生態環境,要采取深溝窄畦、清溝防漬等措施。最后,在實行農業防治的同時,實行化學藥劑防治,是控制本病危害的重要措施。防治菌核病的藥劑有40%菌核凈(原名紋枯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1~2次,50%多菌靈粉劑或40%滅菌威懸浮劑500倍液2~3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1500倍2~3次,50%速克靈粉劑2000倍2~3次,50%氯硝胺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2~3次,50%撲海因粉劑1000~1500倍液。上述藥劑用量為每畝每次100~125千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