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仔豬水腫病在豬病治療中,比較棘手。該病主要因養豬戶急于育成豬出欄,給豬增喂粗蛋白含量較高的飼料,加之大旱,青綠飼料相對缺少,而飼養管理措施跟不上,且斷奶后的仔豬、體重35千克左右的架子豬均有發生。
1、癥狀
同窩豬易感、易發病,發病快的常無癥狀,突然死亡。一般豬發病后,體溫無變化,表現為精神不振,減食或拒食,喜飲臟水或吃少量干顆粒飼料或青菜。肚腹脹滿,眼瞼、頭、頸部出現水腫,嘴及鼻盤發紺為特征,耳朵、四肢皮膚發紺,多數糞稀,有的糞中帶少量血液,有的便秘,糞便色黑干硬,呈顆粒狀。觸按皮膚,異常敏感,發出尖叫聲,診斷接觸后,常常呈現全身痙攣、抽搐,個別病情嚴重者,驚厥而死亡。
2、治療
加味葵子茯苓散:冬葵子12克,茯苓12克,板藍根24克,浮萍草12克,苦參12克,車前子8克(20千克豬用量)。諸藥混合研成細末,開水沖,候溫灌服,1劑/天,輕癥連用3劑,重癥連用4劑痊愈。為鞏固療效,恢復增強胃腸消化功能,可繼用加味葵子茯苓散加升麻6克、黃芪20克。如大便秘結,糞便色黑、干硬者加炒萊菔子30克;呼吸加快,喘息者加麻黃、杏仁各6克;皮膚發紺、有出血斑者加大薊、白茅根各15克。
方中葵子、茯苓滑竅行水,相須為君;板藍根主治丹毒、大頭瘟、腮腫、瘟病發斑瘀諸癥;浮萍偏治肌膚腫脹、瘡毒內陷、浮腫相使為臣;車前子利水清熱,主治水瀉,消水腫及治目赤腫痛為佐;苦參主治血痢,清祛小腸濕熱為使。以上各藥配伍,主攻腸濕熱和肌膚、機體水腫,達到了標本兼治的效果和治愈疾病的預期目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