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瓦房店市楊家鄉嵐崮村林寶文,9年前開始栽培香菇,180平方米的拱棚內,栽培香菇4800塊,每年純效益在2萬元以上。通過他的示范帶動作用,周圍40余戶農民先后搞起了香菇生產,被大家稱為香菇生產帶頭人。他栽培香菇的經驗如下。
1.菌種的選擇由于播種期在11月份,養菌期和出菇期棚溫受外界氣溫影響變化較大。因此,選用廣溫型品種,如“香VED”等。
2.培養料的配方硬雜木屑78%、麩皮20%、石膏及糖各1%、硫酸鎂0.1%。
3.高溫滅菌先將蒸鍋裝好水,蒸簾上鋪1層麻袋以免漏料,向簾上平鋪8~10厘米厚的培養料,蒸氣上來時再用鐵鍬分層撒料,注意觀察料面,哪有蒸氣往哪撒料,一直到距離頂端20厘米為止。壓緊蓋嚴,頂層上大氣后,再滅菌4~6小時,然后出鍋冷卻等待壓塊。
4.壓塊接種把菌塊掰成碎塊,均勻地拌在培養料里,表面再撒播1層菌種。塊料規格為直徑37厘米,厚10厘米,壓塊后在架子上養菌。
5.菌塊培養共分3個階段。接菌初期1~20天,需要較低溫度,一般控制在0~8℃。10天后溫度提升到5~12℃,20天菌絲可以封面。第二階段為養菌期20~40天,溫度10~20℃為宜,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40天菌絲可以長滿培養料。第三階段為轉色期40~60天,即轉色吐水階段,菌絲長滿后適當通風和增加散射光,促進轉色;吐黃水時及時排除黃水,防止爛塊。
6.出菇管理菌塊完全轉色后,進入出菇管理。白天打開菌塊的薄膜使之接觸空氣,夜間重新包好,加大通風,加大晝夜溫差。菌塊經過2~3天處理后進入出菇階段。出菇溫度控制在15~22℃,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及時采摘鮮菇,第一潮菇后養菌20天左右,再浸水或噴水進入第二潮菇管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