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柴山藥為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肉質塊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表面黃白或棕黃色,有明顯縱皺,并有少數根痕;斷面白色,有顆粒狀粉質。在日常膳食中,柴山藥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是由于柴山藥藥食兼備,既能充糧,又為滋補佳品,健胃、補脾、潤腸,多食也不傷胃,肉質細膩香甜,令人久食不厭。現將柴山藥的栽培技術簡介如下:
1.柴山藥繁殖方法有兩種:即柴山藥蛋繁殖和塊根分割繁殖。用柴山藥蛋繁殖,因所含養分少,種植一年只能長20cm左右,甚至更小。塊根分割繁殖是在山藥采收后,用塊根上端10cm~15cm部分切取種植。用此法繁殖,雖比較經濟,發芽迅速,但所含的營養成分少,種植后形成的塊根小。如用塊根肥大部分切塊,以70g~100g重為宜,切口要涂石灰防腐。
2.深翻整地:整地時拾凈磚瓦石塊,以免塊根畸形。翻地深度為45cm左右,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盡早翻地、整地、作畦,準備下種。
3.增施底肥:深翻前畝施有機肥5000公斤,進行淺耕。淺耕時畝施碳酸氫氨10公斤或復合肥15公斤,并犁入土中。也可將腐熟的有機肥500公斤~1000公斤溝施。底肥較少或質量較差時,可作為種肥直接施于種植溝內。
4.適時播種:播種一般在4月份,以苗生長在無霜期為佳。
5.合理密植:一般情況下,用柴山藥蛋栽種,株行距為6cm×30cm~12cm×30cm,龍頭株行距為15cm×16cm~30cm×16cm。下種時注意龍頭的株距是以發芽點之間的距離為準。
6.田間管理:一般播后澆一次水,半個月后即可出苗。出苗前后可在畦中穴施人糞尿。苗高30cm時搭架,高架一般用架桿,低架可用棉花稈或樹皮,使其通風透光,其次是及時除凈田間雜草。
7.收獲:在10月份以后,柴山藥已停止生長,霜后葉子干枯時,先拆除支架,然后仔細挖取山藥,注意防止損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