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山藥,別名薯芋、山薯、腳板苕等;山藥屬薯芋科薯芋屬中能形成地下肉質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藤本植物。原產于亞洲東部熱帶地區。一般認為其中有一種大薯原產于東亞;普通山藥原產中國;山薯原產于日本;黃獨原產于南亞。我國自古栽培,分布很廣,南北都有栽培,以江蘇、山東、河南等省廢黃河故道沖積土區栽培最多。以塊根供食,營養豐富,可炒食、煮食、糖餾,干制入藥為滋補強壯劑,對虛弱、慢性腸炎、糖尿病等都有輔助療效。每百克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質1.5克、糖類14.4克、粗纖維0.9克、胡蘿卜素0.02毫克、維生素B10.08毫克、維生素B20.02毫克、維生素C4毫克、鈣l4毫克、磷42毫克、鐵0.3毫克。不僅是蔬菜,也是一種醫用價值很高的滋補強壯劑,同時是我國出口創匯重要蔬菜之一.特征和特性春季塊根栽植以后,能發芽抽生新蔓。莖蔓長達3米以上,右旋,常帶紫色,圓形或棱形。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3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也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的肥大塊根,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表皮粗糙,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肉多為白色,亦有淡紫色。夏季葉腋能叢生淡黃色、棕色或自色小花,呈穗狀,雌雄異株,結實很少,栽培上多行無性繁殖。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春天塊根于溫度10℃時就開始萌發,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地上部遇霜即枯死,塊根耐寒,在0℃不致受涼,甚至15℃也能越冬,生長期長,需180天左右。短日照有利于塊根和氣生塊莖的形成。對土壤要求,以土質疏松、保水保肥、土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為最好。土層越深,塊根越大,產量也高。在稍粘重土壤中栽培,塊根短小,但組織致密,品質佳良,山藥忌連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