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41團位于喀什三角洲,蓋孜河沖積扇前緣,為大陸性氣候,年日照時數2678小時,大于或等于10℃積溫為4201.6℃,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地下水資源豐富,較利于水稻種植生產。多年來,41團在水稻栽培上已總結出一套高產栽培技術。
一、技術指標
1.產量結構
667平方米基本苗為22~24萬株,最高穗數60~70萬,收獲穗數40~45萬,每穗粒數80~90粒,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5~27克,單產700千克以上。
2.施肥總量
全生育期667平方米施磷肥20千克、氮肥35~40千克,其中基肥中磷肥為18千克,尿素5千克。追肥分5次追施。
二、栽培技術
1.播前準備
①種子準備選用適應本地土壤、氣候條件的豐產性能好、品質優良、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質品種。如:秋田小町、遼開79-3、雪米、沈農129等。機選后,人工再精選,確保種子純度、凈度在98%以上,播前先曬種2~3天,用袋裝好在清水中浸泡2~3天,撈出晾種12~24小時,提高種子發芽率。
②播前整地播前耕翻深度達25厘米以上,耕后機力平地筑埂,格田面積窄條地不宜超過0.1公頃,寬條地不宜超過0.3公頃,進水人工細平,達到格田寸水不漏泥,地頭、地邊整齊,邊成線,角成方。
③播前化除播前化除應結合進水,逐塊格田隨噴隨灌或在進水后噴施,保持水層3~5天后播種,每667平方米用90%殺草丹200~250克。
④施好底肥格田細平后,用24行條播機每667平方米施磷肥18千克、尿素5千克,深度8~10厘米。
⑤疏通排灌系統作到進水有源,排渠暢通,滿足水稻生育期需水要求,壓好鹽。
2.適期播種
①播期當5天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即可播種,遼開79-3播期在4月5~20日,A稻4號播期不宜超過5月5日。
②播種量根據播期早晚,667平方米播種量控制在15~18千克,要求撒種均勻,不重不漏,到頭到邊。
3。苗期管理
①苗期灌水播種后,保持深水壓鹽5~7天,待種子萌動后保持淺水3~5厘米,以提高地溫。立針期停水晾田3~5天,促進根系下扎,再灌淺水至分蘗末期。
②早施苗肥在1葉1心期,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促壯苗早發。
③苗期化除播前未化除的可在稗草3葉期前、秧苗1葉1心~2葉1心期撒毒土或噴霧,防除稗草667平方米用殺草丹200~250克,有三棱草的秧田可用草克星15克,加禾大壯100~150克防除。
4.分蘗期管理
①重施分蘗肥在秧苗4~5葉期,667平方米施尿素7千克,促分蘗,在6~7葉期667平方米施尿素8~10千克,以鞏固有效分蘗。
②分蘗期化除667平方米用禾大壯100克、草克星15克,重點防除籽生三棱草,兼治水稗,減少后期的雜草危害。
③勻秧補缺6月上旬秧苗開始進入分蘗期,應抓緊勻苗補稀補缺,且在6月25日前結束。
④曬田控氮在水稻有效分蘗期,當主莖數達65萬左右時,停水曬田,禁止施肥,建立合理高產群體,控制無效分蘗,促穩長。
5.拔節孕穗期管理
及時復水巧施穗肥,要保持4~5厘米淺水層,并根據稻葉落黃程度巧施穗肥,本著早黃早施、不黃不施的原則,一般在倒二葉露尖時,667平方米施尿素5~6千克,促拔節孕穗,如秧苗長勢弱,可在倒二葉時,追施1次孕穗肥,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防穎花退化,提高結實率。
6.結實期管理
①在圓稈破胸期至抽穗達20%時,667平方米施尿素4~5千克,延長葉片功能期,促籽粒灌漿飽滿。
②灌漿期采用干濕交替,灌“花花水”,達到以氣養根,以根養葉,以葉壯粒,增粒重。
③當稻穗80%進入黃熟期時停水落干,排除積水,為機械收獲創造條件。
7.病蟲害防治
水稻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稻搖蚊、稻蠅。預防稻瘟病主要通過選用抗病品種,提高栽培管理技術來控制,或使用生物制劑春雷霉素、井崗霉素等藥劑防治。苗期是稻搖蚊、稻蠅危害的主要時期,在播后清除稻田的植物殘體,如草根、秸稈,減少稻田害蟲滋生場所,在種子萌動后及時調查,見蟲立即防治,667平方米施呋喃丹1千克,或甲敵粉2千克,撒施于田邊地角。
8.適時收獲
機械收獲質量要求:割茬高度不超過20厘米,每平方米掉穗不超過1穗,每100平方厘米掉粒不超過1粒,破碎不超過8%,總損失率不超過5%。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