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油菜套栽無籽西瓜連作晚稻三熟制的耕作模式,近年在澧縣發展很快,2000年全縣僅1300公頃,到2003年擴大到8000公頃。據調查,該模式一般每667平方米產油菜籽90kg、無籽西瓜1800~2300kg、晚稻450kg,三季每667平方米平均產值為1983元。且該模式糧、油、瓜兼產,能滿足市場多元需求;水旱輪作,改善了稻田生態環境和田間小氣候,減輕作物病蟲害;油菜秸稈、西瓜藤蔓還田,可以培肥地力,減少化肥用量,節約成本,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該模式的高產關鍵要抓好以下“五個配套”。
一、配套優質良種
油菜宜選用湘雜油6號、華雜6號、湘油15號等早熟、優質、高產良種,西瓜選用“洞庭1號、3號”等中熟、高產的無籽西瓜良種,水稻宜選用金優207、金優198、秈優198等中熟組合。
二、配套栽植方式
頭年晚稻收割后及時按廂寬4m起溝作壟(溝寬0.2m),并開好三溝、整平壟面。壟兩邊各留1m寬的預留行,在壟中取兩組四行寬窄行移栽油菜,寬行行距1.2m(有條件的可在寬行開一條廂溝,確保油菜不受漬),窄行行距0.3m,株距0.17~0.2m,每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西瓜于3月底或4月初用營養缽播種育苗,4月下旬(瓜苗3片真葉時)采取“之”字形規格套栽到油菜田預留行中,即一壟兩行,行距2m,株距0.8m,大田每667平方米栽400~420株,并配置1/10的同熟期授粉植株。油菜后期攏株及收割后,及時對西瓜進行除草、追肥、剪蔓等,每蔓留1個瓜。6月底開始收瓜,7月20日前西瓜全部上市后,隨即耕整大田,并把瓜蔓切短全部還田,耙田時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氫銨40~50kg作底肥,栽插晚稻。晚稻插秧規格16cm×20cm,每667平方米插8萬~12萬株的基本苗。
三、配套育苗技術
1.油菜育苗。培育油菜壯苗,須抓好四項關鍵技術。①選好苗床,精細整地;②堅持稀播、勻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種0.6~0.7g,苗床與大田比例控制在1∶5以內;③適期播種,中苗早栽。一般在9月10~15日播種,苗期底肥每667平方米用人畜糞水500~750kg、土雜肥2400~3000kg或油菜專用復合肥40~50kg。播種后用稻草覆蓋并澆透水,若遇干旱天氣,出苗前應勤澆水。出苗后及時除去覆蓋物,3葉1心時用5%的烯效唑225g對水600kg噴霧,以控長、促壯、防“高腳苗”;④抓好田間培管。出苗后要及時間苗,3葉期定苗,一般每平方米苗床留苗130~150株,同時還要注意防治好蚜蟲和菜青蟲。此外移栽前要施好“起身肥”,適當帶土移栽,移栽技術上堅持“五個一”的標準,即:一根標準繩,一個移栽穴,一株健壯苗,一捧火土灰,一瓢定根水。
2.西瓜育苗。采用營養缽覆膜育苗。每667平方米大田備足120kg營養土(60%的菜園土、40%已風化的火土灰),將營養土混勻后制缽,制缽法同棉缽制作。3月28日至4月3日播種,將已發芽的種子芽尖朝下播在缽內,每缽播1粒籽,播后蓋一層營養土(厚度與種尖高平齊),然后用中拱地膜覆蓋保溫育苗。加強苗床管理,瓜苗破土時掀去地膜,出苗后人工輔助揭“帽”,2~3片真葉時(苗齡30天左右),于4月底至5月初選擇晴天進行栽植。
3.晚稻育秧。采用“雙兩大”方式培育晚稻多蘗壯秧。一般6月14~18日播種,每667平方米大田雜交稻用種1~1.5kg。秧苗1葉2心時,噴施300mg/kg的多效唑液控長促蘗,1.7~2.1葉時寄插,寄插規格6cm×6cm,秧齡控制在42天以內。(待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