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廣西農科人員經過l0多年的科技攻關,研制出耐旱、高產雜交稻“培雜桂旱1號”,它是我國目前比較成熟的耐旱性較強的水旱兩用秈型雜交稻。這一科研成果將保證水資源缺乏、沒有灌溉或灌溉不足地區水稻的高產穩產,并大量節約水資源,加快旱區扶貧攻堅進程。
“培雜桂旱1號”是由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李道遠帶領的科研課題組培育出來的。
經過多年在廣西最干旱地區試種表明,這個品種可水旱兩用,具有較強的抗旱性、抗病性和耐寒性。此外,產量較高,旱種畝產量一般在400-450公斤左右,最高達500公斤;生育期適中,早、中、晚稻生育期均為120多天;米質較優,據農業部稻米及其制品質檢中心分析,有7項指標達部頒優質米一級標準,總體達國標二級優質米標準。
據介紹,這個新雜交品種已經連續兩年參加國家區域試驗,在西南地區的10個有關試驗品種中產量最高。再經過一年的區域試驗和觀察后,可望在全國推廣。
據了解,我國目前約有5億畝水稻,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地區。普通水稻用水量較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此外,在桂、云、貴等西南地區,許多農村處于大石山區,石漠化嚴重,降雨在地表無法儲存,長年干旱,所廣泛種植的巴西旱稻產量僅有200公斤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