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缺氮癥狀:植株生長緩慢,個體矮小,分蘗減少;葉色褪淡,老葉黃化,早衰枯落;莖葉常帶紅色或紫紅色;根系細長,總根量減少;幼穗分化不完全,穗形較小。小麥氮過剩癥狀:長勢過旺,引起徒長;葉面積增大,葉色加深,造成郁蔽;機械組織不發達,易倒伏,易感病蟲害,減產尤為嚴重,品質變劣。沙質、有機質貧乏的土壤,不施基肥或大量施用高碳氮比的有機肥料,易發生缺氮癥狀。前茬作物施氮過多,追肥施氮過多、過晚,偏施氮肥,容易發生氮過剩癥。分蘗期至拔節期土壤速效氮(以N計)的診斷指標為:低于20毫克/千克,為缺乏;20~30毫克/千克,為潛在性缺乏;30~40毫克/千克,為正常;高于40毫克/千克,為偏高或過量。當小麥拔節期功能葉全氮量(N)低于35毫克/千克(干重),為缺乏;35~45毫克/千克,為正常;高于45毫克/千克,為過量。小麥缺氮癥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在大量施用碳氮比高的有機肥料如秸稈時,應注意配施速效氮肥;在翻耕整地時,配施一定量的速效氮肥作基肥;對于地力不勻引起的缺氮癥,要及時追施速效氮肥。小麥氮過剩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據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氮特性和土壤的供氮特點,適時、適量地追施氮肥,嚴格控制用量,避免追施氮肥過晚;在合理輪作的前提下,以輪作制為基礎,確定適宜的施氮量;合理配施磷鉀肥,以保持植株體內氮、磷、鉀的平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