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普通的小麥品種,一旦遇到干熱風,就容易發生倒伏現象,進而造成小麥減產。我市新選創制的石矮1號、石矮2號,通過降低麥稈高度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育種專家程順和表示,這兩個新種質資源符合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需求,有望實現高產育種新突破。石矮1號、石矮2號是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與省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用花藥組織培養育種方法,成功創制的小麥矮稈新種質。昨日下午,受省科技廳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劉旭,河北農業大學研究員楊學舉等8名小麥育種、遺傳界專家組成評議委員會,對小麥矮稈新種質石矮1號和石矮2號及利用進行了評議。程順和一行先在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小麥實驗地現場觀摩了石矮1號、石矮2號的田間長勢、特征特性,利用情況及后代產比試驗情況。聽取項目研究工作報告后,經質疑答辯和討論,評議委員會一致認為,這兩個新種質矮稈性狀突出,遺傳背景良好,集莖稈堅韌,成穗率高,根系發達,穗大粒多,不早衰等多個重要優點于一身,比較全面地克服了以往矮稈種質資源存在的主要缺點,極具研究和利用價值。為將這兩個新種質有效應用于育種實踐,市農林科學研究院于2007-2010年對其進行了遺傳研究,同時應用于育種實踐研究。專家認為,石矮1號和石矮2號做親本的雜交后代,綜合農藝性狀突出,有望實現高產育種新突破。并建議,配制更多的雜交組合,特別是與含有不同矮稈基因的材料的雜交,進一步明確其矮稈基因的降稈作用與利用價值;在不同生態區進行材料的鑒定和利用價值研究;對其不早衰、粒重高、超親遺傳等遺傳和生理基礎進行深入研究,并加強其育種應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