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形態成蟲體長5.6至6.9毫米,黃綠色,頭部橫寬,頂深裂,額顯露,復眼半球形突出,褐色觸角黃色,翅無色透明,翅脈茶黃色,爪黑色;腹背淡黃色,各節前緣褐色帶狀。卵紡錘形,長0.5至0.8毫米,略透明,初產時淡黃或黃褐色,孵化前淡紅褐色。若蟲初孵時長方形,茶黃色微帶綠色,翅芽稍現;老熟時長圓形,長3.0至5.0毫米,色深,翅芽明顯可見。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2至3代,以卵在樹皮縫中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1代若蟲出現,分泌蠟毛和粘液,污染游客衣服和地面。若蟲3齡,歷時30天。6月上旬第1代成蟲形如出現。6月中旬為羽化盛期,6月下旬第2代害蟲開始出現,7月中旬為活動盛期,8月中旬第2代成蟲大量羽化,9月上旬第3代若蟲危害,世代重疊現象嚴重,10月下旬成蟲逐漸產卵越冬。
防治方法應選擇若蟲初孵和成蟲羽化盛期進行防治。
1.向樹一下注射有機磷農藥,氧化樂果、久效磷辛硫磷等。
2.噴施蚜虱凈1000倍液;吡蟲啉2000倍液。
3.防護寄生蜂和草蛉等天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