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以多年大白菜育種工作的實踐為依據,分析總結了以分類上的大白菜進行不結球、大苗態、功能葉為產品主體、作綠葉菜予以栽培-本文稱“苗用型大白菜”的育種前景、育種特點、育種技術、育種實際以及育種中值得留意點等相關內容,擬為有效開展該新興的育種研究奠定一定基礎。
1問題的提出
植物學分類上的大白菜是結球大白菜,而如同菜用碗豆、甜玉米等一樣,“苗用型大白菜”這一栽培與食用上的分類單位,對其育種的特別提出有以下淵源。
1.1從其種植的歷史來看
苗用型大白菜在我國種植歷史可謂悠久。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將某些結球大白菜種子以綠葉菜形式種植,雖不成規模,但十分普遍;西南地區的云貴川等地,有著大白菜結球與不結球兼用的種植方式及其習慣;北方地區20世紀70年代以前也有在春季和換茬季節種植“白菜苗”的很多地方,20世紀70~90年代該種植方式漸漸變得少見。
1.2從其種植的現實來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等,近年來,苗用型大白菜在南方不斷擴大、而且逐漸形成規模,北方的種植也悄然升起。迄今,杭州市的苗用型大白菜從品種到生產、到市場、到消費,可謂形成規模、形成體系,該地多稱其為“毛毛菜”。據調查“毛毛菜”的稱謂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是在種植大白菜的過程中發現其以不結球苗態進行種植,既適于生產又適于市場,因當時多為有毛品種,故稱之為“毛毛菜”,后來伴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最終選擇了更為適宜的無茸毛品種。關于“毛毛菜”稱謂的起因,筆者認為,還有可能是因為其與大白菜相比,它很小、很年輕,有“小小”之感,如同“毛毛雨”的名詞一樣。
1.3從國內外蔬菜栽培的發展趨勢來看
速生栽培也是蔬菜栽培的發展方向,如同水果、林木等向著速生化方向發展一樣。實際上,蔬菜的長季節栽培與速生栽培是事物發展的兩個方面,同時,社會的發展也使得蔬菜業的各個環節更加多姿多彩,值得一提的是,速生栽培與少使用農藥密切相關,在食品安全越來越講究的今天,苗用型大白菜這一典型的速生綠葉菜將凸現其特有的優勢。
1.4從生產與消費的環節來看
青菜是我國南方最主要綠葉菜,但在7~9月的酷暑期栽培,其商品性(短縮莖伸長、葉片扭曲皺縮)、優質性(發苦)、生產性(生長緩慢)等均較差,使得這一時期供需矛盾往往突出,而同樣作為綠葉菜的苗用型大白菜,其速生性與耐熱性較青菜為好,在解決此矛盾上可發揮積極作用。
設施栽培越來越多、周年供應程度越來越高、綠色產品要求越來越強、效益追求越來越甚,均使得苗用型大白菜的逐漸擴大種植變為可能與必然。
苗用型大白菜在茬口銜接期的插茬栽培中能起良好的作用,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
1.5從其自身的特征特性來看
苗用型大白菜是典型綠葉菜,其速生耐熱、種植簡單、成本低、風險小、效益好、食用品質好、價格低、可周年供應。
盡管苗用型大白菜是以功能葉為產品主體,但因它是大苗態的功能葉、其粗纖維結構還未大量形成,所以,它與食用主體為碩大葉球的結球大白菜相比其食用品質并不遜色,且風味更佳。
1.6從其育種的角度來看
長期以來,我國對結球大白菜育種一直高度重視,不但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而且極大地改善了育種資源的品質。這也是當今苗用型大白菜出現規模種植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開展苗用型大白菜育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7其品種選育尚屬空白
迄今,苗用型大白菜育種尚未引起我國蔬菜育種界的重視。近年來,我國蔬菜育種工作者雖對白菜育種進行了多次大型的綜述,但未涉及苗用型大白菜育種方面的展望。
綜上所述,苗用型大白菜的育種,有必要特別提出,且前景良好。
2苗用型大白菜育種的突出特點
苗用型大白菜與結球大白菜在植物學上為同一個東西,所以有關結球大白菜的植物學、起源、發育、育種技術、育種方法等相關知識可應用于苗用型大白菜育種。但是,苗用型大白菜在產品利用、品質、主要利用目的等育種目標及產品評價等方面與結球大白菜相差甚大,有以下一些突出的特點。
①迄今,人們對苗用型大白菜與其環境條件的關系、與結球大白菜的品質關系、與結球大白菜的耐熱性關系、與結球大白菜的速生性關系等所知甚少,所以根據結球大白菜的育種資料來推測苗用型大白菜可能是錯誤的。
②速生、耐蹂、豐產的生產要求為育種目標之一,商品性(賣相)的消費要求為育種目標之二,功能葉品質(口感)的食用要求為育種目標之三,特異抗逆性(耐熱、耐寒)的生產要求為育種目標之四。
③苗用型大白菜是結球大白菜性狀表現的初級階段,其遺傳同一性高、保守性強,加之育種目標特殊,所以其雜交組合的有效評價,特別是雜種高級階段的精確評價,十分重要。
④苗用型大白菜的產品標準、栽培技術、種植方式等在生產上常常表現不規范情況,而且,其單位面積用種量較大,這些內容必須特意考慮在內。
⑤苗用型大白菜的主要生產季節與繁種季節的匹配度很差,這給材料的準確選育帶來很大的盲目性,也給繁種帶來了較大的不科學性。
⑥目前我國苗用型大白菜專用品種幾乎沒有、而兼用品種又是相當復雜之事,所以,設立適宜的育種對照較難。
⑦苗用型大白菜速生性好,可周年種,這為材料和組合的鑒定與選擇創造了良好的時間與空間條件。
3苗用型大白菜育種技術
3.1目前的育種目標
根據生產與消費的需求,苗用型大白菜目前的育種目標應該是:速生、耐蹂、賣相好、品質優、抗病、豐產、抗熱或耐寒、適應性廣。
3.2選育策略
①苗用型大白菜的雜種優勢同樣極其顯著,尤其是抗病優勢和生長優勢,所以仍宜走雜種優勢利用之路。
②苗用型大白菜一般用種量較大、純度要求較低,所以宜采用自交不親和制種途徑。
③為了有效地進行苗用型大白菜育種(主要考慮到有些性狀和特性很難組合在一塊,如耐抽薹和耐熱等),宜事前明確區分所育品種的“統一目標”與“分別目標”,即按耐熱性、耐抽薹性、結球性分為4個類型:a.耐熱專用型,b.耐抽薹專用型,c.耐熱結球兼用型,d.耐抽薹結球兼用型。
④一般說來,苗用型大白菜的生產環境特別惡劣,商品性和品質要求甚高,所以,其原始材料的選擇起點要特別高,特別是食用品質、抗熱性、耐寒性以及數個必具性狀的起點。
⑤苗用型大白菜是結球大白菜性狀表現的初級階段,其遺傳同一性高、保守性強,加之育種目標特殊,所以建立良好的雜交組合評價方案,尤其是高級階段苗頭組合的評價方案十分重要。
3.3選育技術
相對于結球大白菜,苗用型大白菜育種技術有以下幾個要點。
①目標分解根據育種目標,可將其分解為10項二級指標:a.株型緊湊、精干、半直立。b.葉片全緣、少波、不彎曲、厚而柔性大。c.葉面無毛、光滑、少皺、亮度高。d.葉色嫩綠無污感。e.葉柄寬扁,不鼓,有挺性。f.質地糯,口感佳,風味好。g.生長快、大、旺,內外葉發育平衡。h.極耐熱或極耐抽薹。i.抗霜霉病、炭疽病、黑腐病、黑斑病、白斑病、病毒病、軟腐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及耐鹽堿、高濕、高溫等生理病害,早生葉耐黃老。j.性狀穩定性高(年度和季節)、平頂性和兼顧結球性好、純度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