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白菜是天津市冬春市場的主要蔬菜之一,又是天津市傳統的出口外銷蔬菜,進入8月份,天津市秋播大白菜即將播種,根據今年氣候特點和生產形勢,天津市蔬菜技術推廣站結合歷年經驗,對2006年秋季大白菜種植及管理提出如下建議:
1、品種選擇
選用優質、豐產、抗病、商品性好、適應本地環境條件的中晚熟品種。如: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的秋綠75、津秋78(生育期75~80天)、津南“神農”種業的秋育78(生育期75天左右)、津北蔬菜所的津青75(生育期75天左右)、北京新3號、秋豐3號等。
2、播種
根據今年的氣候特點和8月份的氣象預測,建議今年秋播大白菜要適當晚播。適宜播期應在8月7日至8月11日避雨搶播。對于生育期較長、株型較大、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安排在適期范圍內早播。對于生育期在75天左右的中熟品種,在適期范圍內晚播。
播種前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并不斷攪拌,然后將種子撈出放入冷水中沖洗干凈,晾干后備用。也可采用藥劑拌種方法進行種子消毒,用相當于種子重量0.4%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相當于種子重量0.3%的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拌種。
大白菜每畝栽培田用種量150~250克。播種采用條播。根據品種的早中晚熟性,在畦內按行距42~60厘米劃溝,溝深1厘米左右,將種子均勻地播在溝內,播后覆土,摟平鎮壓。
3、田間管理
間苗、定苗:在4~5片葉時第一次間苗,7~8片葉時第二次間苗。間苗時要淘汰病苗、弱苗、顏色濃淡不勻、不具有該品種特征的苗。如果播種過密,可以增加一次間苗,9~10葉時定苗。早熟品種株距為40~42厘米,每畝留苗4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種株距為47~60厘米,畝留苗2300株左右。如缺苗應及時補栽。
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是在第一次間苗后進行,深度3厘米左右;第二次中耕是在澆定苗水后進行,深度為8~10厘米左右,但植株周圍要淺耕,以保護根系。另外,在蹲苗期間要進行1~2次中耕。中耕后要保證畦面平整,暢通溝路,便于排灌。
澆水:播種前澆足底水,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時不可漫灌,要小水澆,但要注意大雨或暴雨后及時排水。澆定苗水和施定苗肥后,即蓮座期時,要進行適當的蹲苗,此期一般為10~15天。結束蹲苗的第一次澆水不可大水漫灌,不等地面見干,緊接著澆第二水,以后根據天氣和土壤情況,每隔7~10天澆一次水,澆水時要保持水量均勻一致。收獲前7~8天停止澆水。
追肥:定苗后施“發棵肥”,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1000公斤,或復合肥10公斤。在蹲苗結束后要追施“結球肥”,每畝追施充分腐熟的糞稀1500~2000公斤或復合肥15~20公斤。結球中期結合澆水追施“灌心肥”,每畝追施充分腐熟的糞稀700~1000公斤,或復合肥10~15公斤。將肥料溶解在水中順水沖入畦中。
4、病蟲害防治
根據市植保部門預測,今年大白菜病蟲害為中等偏重發生。氣象情況對病毒病、軟腐病、霜霉病、蚜蟲、小菜蛾、菜青蟲、甜菜夜蛾的發生比較有利,因此要重點預防。特別注意用藥要符合無公害要求。
防治大白菜軟腐病可采用90%克菌先鋒3000~5000倍液或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等;防治大白菜霜霉病可采用25%甲霜靈500~800倍液或福星1000~1200倍液等;防治大白菜病毒病,可在定苗后噴一次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每畝噴施1.5%植病靈乳油0.75~1克(1000倍液);預防大白菜干燒心病,可噴施0.7%有水氯化鈣與50×10-6萘乙酸混合液,或噴施“防治豐”,從包心前開始,每7天向心葉噴一次,共噴3~5次。
防治小菜蛾,可采取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相結合,長效與速效相結合的方法。目前效果較好的農藥品種有BT乳劑500倍液、殺蟲雙500倍液、5%抑太保或卡死克或菜喜1500倍液等,同時可兼治菜青蟲。黃條跳甲是苗期的重要害蟲,防治上要根據幼蟲比成蟲容易防治的特點,在播種前整地時,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每畝4~5公斤,或40%辛硫磷1000倍液250公斤噴灑土壤防治幼蟲,降低蟲口基數。另外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噴霧可有效防治蚜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