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白菜根腫病又稱天冬根,是國內重要檢疫對象。近幾年來,大白菜根腫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危害趨勢,致使冀東菜區減產26%,嚴重的甚至絕收,可危害大白菜、甘藍、芥菜、油菜、蘿卜、小白菜、榨菜等多種十字花科蔬菜作物。
癥狀主要侵染植株地下根部。被害根腫大成瘤為本病癥狀最大特點。
腫瘤多發生在主根及側根上,大的比雞蛋還大,小的如玉米粒。腫瘤初期表面光滑,后表面龜裂、粗糙。病株地上部初期癥狀不明顯,當病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病株葉片色呈淡綠,葉邊變黃,缺光澤,生長緩慢,植株矮小,甚至失水萎蔫。
病原為鞭毛菌亞門的蕓薹根腫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本病菌為專性寄生菌,自然條件下只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存在多個生理小種。
發病特點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存活越冬,其抗逆力很強,在土壤中可存活并保持侵染力達10年以上。其萌發和侵染最適土溫為18-25℃,最適土壤持水量為70%,最適土壤酸堿度為pH值5.4-6.5。病菌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感病菜苗或帶菌的泥土;田間近距離傳播則借助雨水、灌溉水、線蟲、昆蟲、農具和人畜等。通常植地連作、地勢低洼、土壤偏酸、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的菜地易發病。菜地定植前后天氣對本病的影響力也大,如雨天定植或定植后遇雨,往往發病率較高。
防治方法
(1)實施檢疫,嚴禁從病區調運種苗和蔬菜,以保護無病區。
(2)輪作倒茬。
實行水旱輪作或與寄主范圍外的作物輪作4-5年,可有效減輕病害。在無法輪作的地方采用換土(將病表土6-l0cm鏟去,換上河泥或塘泥)辦法,也可顯著減輕發病。
(3)抓好栽培防病。
選晴天定植,定植時或植后不久下雨,應淋施2%石灰水或蠔殼水,調解土壤酸度;整治排灌系統,實行高畦深溝栽培;配方施肥,施用腐熟凈肥。注意田間衛生,收獲時收集病殘物燒毀;鏟除田邊十字花科雜草。
(4)苗床消毒。
選無病苗床(新墾地或無病地)育苗,并厲行苗床消毒,播前2周濕土,用1∶50倍福爾馬林液(濕土,2-4kg/藥液),或l∶100倍液(旱地,4-5kg/藥液),施后用薄膜密封2-3晝夜,待藥味散失后播種。
(5)藥劑防治。
用五氯硝基苯、多菌靈、托布津、苯來特、克菌丹等藥劑穴施、溝施,或藥液蘸根,或藥泥漿沾根,有較好防效。通常用75%五氯硝基苯穴施或條施(22.5-45kg/公頃)或淋施700-1000倍液(0.25-0.5kg/穴)。
常用藥劑五氯硝基苯、多菌靈、托布津、苯來特、克菌丹、福爾馬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