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霜霉病
主要為害葉片,在大白菜蓮座期至包心期最易感病,初生水漬狀淡黃色邊緣不明顯的斑,持續較長時間后,病部在濕度大或有露水時長出白霉或形成多角形病斑。發生嚴重時,病斑連片枯死。防治方法:可選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于發病初期噴霧,隔7~1O天噴1次,連噴2~3次。
2細菌性角斑病
主要發生在苗期、蓮座期及包心初期。發病初期葉背出現水漬狀稍凹陷的斑點,擴大后呈不規則形膜質角斑,濕度大時葉背病斑上出現菌膿,葉面病斑呈灰褐色油浸狀,干燥時,病部易干,質脆,開裂,常與黑腐病復合侵染,加重腐爛,穿孔。防治方法:可于發病初期噴灑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隔7~1O天噴1次,連噴2~3次。
3軟腐病
從大白菜蓮座期到包心期發生。常見有3種癥狀:外葉呈萎蔫狀;蓮座期可見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傍晚恢復,持續幾天后,病株外葉平貼地面,心葉或葉球外露,葉柄莖或根莖處髓組織潰爛,流出灰褐色粘稠狀物,輕碰病株即倒折潰爛;病菌由菜幫基部傷口侵入,形成水浸狀浸潤區,逐漸擴大后變為淡灰褐色,病組織呈粘滑軟腐狀;病菌由葉柄或外部葉片邊緣,或葉球頂端傷口侵入,引起腐爛。在干燥條件下,腐爛的病葉經日曬逐漸失水變干,呈薄紙狀,緊貼葉球,腐爛處產生硫化氫惡臭味。防治方法: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重病株要及時拔除,同時在根部土壤灑一層生石灰,以免澆水時相互傳染。
4根腫病
白菜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病株葉色變淡,凋萎下垂,在晴天中午前后尤其明顯。病株根部腫大呈瘤狀,發病后期,病部易被軟腐細菌侵染,造成組織腐爛,散發臭氣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懸浮液灌根,每株0.4~O.5公斤。
5病毒病
大白菜6~7片葉以前最易感病,也是蚜蟲傳毒的有效傳染期。病苗初期心葉葉脈呈半透明狀,并沿葉脈褪綠,其后出現濃淡綠色相間的斑駁或花葉,皺縮畸形,葉柄及葉脈上有時產生暗褐色壞死斑點,嚴重的病苗萎蔫死亡。病毒病多由蚜蟲傳播,應在苗期抓緊時間噴施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l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蚜;發病初期噴施20%病毒A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隔7~1O天噴1次,連噴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